红斑狼疮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经常会听到医生问:“尿液里有泡沫吗?下次查一下血常规、尿常规、补体,看看病情控制得怎么样。”或者有的患者会问黄医生:“黄医生,为什么要查尿常规?”今天就让黄医生来为你解答。
肾脏是最常受影响的器官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我国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临床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主要为抗核抗体,对应的血液检测项目为自身免疫10项或自身免疫16项。二是临床特点是全身多个系统受累,包括皮肤、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其中肾脏是最容易受累的器官,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40-60%的SLE患者在早期有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可出现蛋白尿及/或血尿症状,早期常表现为无症状性尿液异常,此时不会出现水肿、泡沫尿、高血压等症状,但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判断SLE患者是否已出现肾脏损害。
一般来说,正常人小便时产生的泡沫很少。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从而导致小便时产生泡沫。因此,尿液分析是检查SLE患者是否有肾脏损害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肾脏活检,以明确肾脏损害程度和疾病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减少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和沉积,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狼疮性肾炎患者除常规西医治疗外,还可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以更快地控制病情,协助停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病情复发。
狼疮性肾炎在中医上属于“水肿”、“虚证”范畴,根据临床症状主要分为四种辨证类型:
01
热毒综合征
症见高热不退,口渴喜冷饮,心烦不安,鼻衄尿血,或关节红肿热痛,舌红或紫暗,苔黄,脉数或弦,方药为清瘟败毒汤加减。
02
阴虚内热证
症见面色潮红,淡红斑块,咽干口干,五脏发热,小便赤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方药为知柏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03
气阴两虚证
症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咽干,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弱,方药为参芪地黄汤加减。
04
脾肾不足
症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差腹胀,畏寒肢冷狼疮丸,或周身浮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方药为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狼疮性肾炎早期药物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尽快控制症状。
随着病情稳定,激素、免疫抑制剂维持或逐渐减量,用药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预防复发。
黄润月博士的建议
用药期间一定要积极配合,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监测和回访,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方案!
(本文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疾病请咨询医院专科医生进行规范诊治。)
专家介绍
黄润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后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欧洲风湿病中心之一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现为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兼任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专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很多疑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吃海鲜吗?
红斑狼疮总是难控制?中医辩证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红斑狼疮很容易被误诊。以下是一些容易与红斑狼疮混淆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