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
与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相比,
全部都是微泡沫。
01
人格解体
“我觉得我不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的身体,或者说我身体的一部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我无法填满我的身体。” 这是人格解体现象最重要的表现。
02
人格解体的临床表现
意识状态分为三个界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当我们注意一件事(比如做作业)时,它就是意识;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外围感受其他事物,比如看到周围的事物、听到周围的声音以及脑海中的杂念,这些都是前意识。 这些外围的感觉并不清楚。 之后,你无法描述前意识看到的事物的细节、听到的话语的内容以及出现的杂念; 潜意识是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例如,当我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生活记忆。 比如说,你站在河边,清楚地看到岸边的草木,就相当于你的意识; 你可以隐约看到岸边浅水中的水草,相当于你的前意识; 你看不到深水中的水草,相当于你的潜意识。
去人格化意味着本应处于意识状态的部分沉入前意识和/或潜意识。 按照轻重来分,沉入前意识的部分为轻度,沉入潜意识的部分为重度。
意识按对象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又分为自我身体意识和自我精神意识。 当环境意识沉入前意识或潜意识时,就会造成真正的人格解体; 当自我-身体意识沉入前意识或潜意识时,当自我精神意识沉入前意识或潜意识时,就会导致精神上的人格解体。
1.现实的瓦解
人格解体是指感觉模糊或无法感觉到。 感觉模糊或无法感受环境称为现实感丧失。 对环境模糊是指对环境处于一种前意识状态,称为现实模糊; 感觉不到环境意味着对环境处于一种前意识状态,这被称为缺乏现实。 模糊的现实也称为非现实。 现实感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其他感觉障碍。 视觉障碍最常见,听觉障碍罕见,其他感觉障碍也罕见。
(一)病因及病理
1、从闪感上看:视力障碍的闪感进一步恶化就是视力丧失。 分解者说道:“就像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看到外面的世界依然存在,但几乎已经感觉不到了。” 褪色的感觉是视觉的前意识状态,视觉的缺乏是视觉的潜意识状态。
2.不依靠无私感:分解者说:“因为我不再拥有它,所以我听不到别人说的话。” 分解者将现实的缺乏归因于无私感。 然而,有些分解者即使没有了自我,但他们的真实感却依然没有消失。 分解者说道:“我既没有精神,也没有身体,只有一种与外界隔绝的感觉。” 这表明现实的模糊并不是由无私感造成的。
(2) 类型
现实损失包括视觉损失、听觉损失和触觉损失。
1.视力丧失:较常见。 分解者道:“我就像植物人一样,睁眼和闭眼没有区别。” 视野变窄是视力丧失的轻微症状。 当视野变得狭窄时,分解者就看不到更大的风景。 分解者说:“看窗户的时候,一定要看中间的位置,这样才能在你的脑海里对窗户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就像拍摄近一点的亭子一样,因为镜头太小,如果不对准,就无法完全捕捉到亭子。 亲自镜头。
2.听力损失:罕见。 分解者说道:“我感觉自己的脑袋突然塞满了,这个时候我听不到外面的门铃响了,我感觉自己完全脱离了现在的现实。”
3. 失去触觉:罕见。 解体者说:“我抱着弟弟,他尿在我身上,我还不知道,是妈妈提醒我的。”
2、身体的解体
躯体崩解是指身体感觉处于前意识或潜意识状态。 身体模糊是指身体感觉处于前意识状态,身体的感觉变得模糊。 躯体丧失是指身体感觉处于潜意识状态,身体的感觉缺失。
(1) 身体模糊
身体模糊可以表现为不清楚感、空虚感、褪色感。
1、缺乏清晰度:身体的清晰度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也不是不能感觉到。 正在崩溃的人常常用“艰难”或“艰难”这样的词来形容那种不清晰的感觉。 因为麻木的感觉,正在崩溃的人会用铁钉来刺激自己,激发自我意识。 服用阿立哌唑可能暂时有效。
2、空壳感:当浅层感受存在而深层感受缺失时,崩溃的人会感觉只剩下一个空壳,里面什么也没有。 “整个身体就像一个空的纸箱,根本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
3、感觉淡化:当深感减少但并未消失时,身体的感觉只是变浅,这是一种忽视到几乎感觉不到的感觉。 分解者说道:“我感觉我的身体机能有没有。” 苍白是一种轻微的空虚感。
4.分类:身体模糊可分为局部身体模糊和全身模糊。 例如“后脑勺一片空白”表示身体局部模糊; “我对自己的身体变得不熟悉了”意味着全身模糊。
5、多变性:精神分裂症的身体模糊是多变的。 分解者说道:“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左半身清晰,右半身混沌,有时又相反。”
6、动作不准确:当身体的感知不清时,所进行的动作就不是很准确。 患者说:“在家走路时,经常会撞到桌椅,写的字也不像原来的了,而且很难看。”
(2) 本体不足
身体缺失是无法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会造成继发性认知障碍,如早晨轻、晚上节奏重。 有时这些描述很难理解。
1、认知障碍:①疑病概念:因感觉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怀疑该部位有病。 比如,我感觉“我的大脑好像没有了,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我总怀疑自己脑死亡了”。 “我的身体去哪儿了?我根本不知道,我好像得了妄想症。”②别人看不到我:身体流失、解体的人感觉自己是空气。 因为它们是空气,所以“别人看不到我”。 ③不知道如何避让车辆:由于无法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当他独自外出时,当汽车驶过时,解体者不知道如何避让。
2、缺乏自理能力:因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洗头、穿衣服。 分解者说道:“如果我不存在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3、早轻晚重:经过一夜的睡眠,早上大脑能量储备较多,所以体虚改善。 下午或晚上,脑力消耗较多,体虚加重。 分解者说道:“早上起床的时候,那种像断头鬼一样的感觉就消失了;到了下午,那种像断头鬼一样的感觉又出现了。”
4、难以理解:解体者用“我是透明的,我是空气”来表达他的身体已经消失。 因为身体消失了,所以显得透明,空气可以自由地穿过身体。 解体者道:“我的整个身体都消失了,所以我的记忆就像空气一样在记忆。” 正常人的记忆是由大脑记住的。 崩溃的人感觉不到身体,因此也感觉不到大脑。 它空如空气,故曰:“我的记忆如空气记忆”。
(3) 生理感觉丧失
人格解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不足,因此生理感觉迟缓或缺失,即生理感觉处于前意识或潜意识状态,包括食物、性、疲倦、疼痛等。
1. 饮食:不感到饿或饱。 崩解者说:“一直不吃也不觉得饿,一直吃也不觉得饱。” 尽管如此,分解者仍然会机械地按时进食,不会感到饥饿。
2.性欲:可以从性欲丧失到性欲严重丧失。 崩解者说道:“我这么小年纪,性欲也没有多大。”
3、困倦:正常人不睡觉就会感到困,但精神分裂的人即使不睡也不会感到困。 “我已经三天没睡了,也不觉得困。” 正常人长时间工作后会感到疲倦,但精神分裂的人也不会感到疲倦。 。
4.疼痛:轻度疼痛可从痛觉减退到重度疼痛消失。 解体者说:“我坐在男朋友的摩托车前,摩托车发生事故,我被甩出3到4米远,膝盖骨折了,但疼痛不明显。” 这就是痛觉减退。 分解者说:“当你击中自己时,其他人也会感到疼痛。” 这就是镇痛。
3、精神崩溃
(1)模糊思维
模糊思维的特点是“四减一减”。 “四下降”就是思维清晰度的下降和思维连贯性的下降。 “四减少”就是思维范围的缩小。
1、思维清晰度下降:精神分裂者感觉大脑浑浊、恍惚,说:“我感觉整天睡不着,脑子一片混乱。”
2.思维连贯性下降:分解者的思维流程就像扔进河里的巴赫绳子。 它的一部分浮在水面上,一部分沉在水下。 浮在水面的部分依然可见,沉入水下的部分依然可见。 部分看不见,所以崩解的人感觉自己的思想时隐时现,逻辑不连贯,听、读、说、写都有困难。 分解者表示:“听别人的讲话感觉支离破碎,支离破碎,感觉别人的讲话没有中心,实际上无法连接前后句的意思;看文章也是支离破碎,看不到中心意思;”看电视无法理解故事情节。“我只能说几句话,几句话,断断续续; “当我思考的时候,我会重温各种不连贯的事件,所以我写不出一篇文章。”即使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我也无法把握大局,写出我想写的东西。好吧,我不去详细信息。
3、思维速度减慢:由于思维清晰度下降,精神分裂者感觉思维速度变慢,难以倾听和思考。 崩溃者说道:“我根本听不懂歌曲,我听话的大脑也反应不过来;我应该想到什么,我的大脑一下子记不起来,我得等一到二分钟。”几分钟后我就能记起来了。” 严重的时候,大脑会停止运转,无法思考。
4、思维深度降低:随着思维清晰度的降低,思维深度也会降低。 精神分裂的人只能理解字面意义,而无法理解逃避意义; 他们只能回答简单的问题,不能回答复杂的问题。
5、思维深度降低:当大部分思维沉入潜意识时,分解者感知到的思维范围就受到限制。
(二)缺乏思考
1、思想沉入潜意识:缺乏思考,意味着解体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思想,头脑处于空白状态。 其实,思维仍然存在,只是沉入潜意识。 证据是:解体的人虽然感觉不到思想,但可以用文字写字; 虽然他听不懂单词,但他能正确回答。
2、身体表现:眼睛是思维的窗户。 当思维活跃时,眼睛就明亮。 当无法感觉到思考时,眼睛就会变得迟钝。 当思维沉入潜意识时,皮质受到抑制,交感神经解除抑制并兴奋。 崩溃的人说:“当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时,我会一阵阵颤抖,咬紧牙关,瑟瑟发抖,怕冷。”
3.功能障碍:由于无法感受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时,无法理解别人在说什么。 他感觉自己像个外星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避免与别人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解决小问题。 ,你需要别人来做决定; 你自己无法有效地做事,走路时没有方向感。
4、从模糊思维发展到思维缺失:有时,精神分裂的人在说话时会忘记自己想说的话。 思维就像水坝斜坡上的一个球,慢慢滚入水中,消失在视线之外。 思想的流动从意识思维穿过前意识思维,然后进入潜意识思维。 分解者说:“人累的时候,思维就像一个斜坡,渐渐什么都记不起来,这种情况持续4到5秒。
5.急性型:当情况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人突然惊呆,表现出暂时缺乏思考。 比如招聘问答、高考答卷、社交恐惧症等。面对人时,大脑一片空白,可能会伴有身体焦虑,比如手颤抖。 由于当时我处于前意识状态,所以事情的细节在我后来的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
(3)精神混乱
正常人可以零距离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精神。 精神混乱是对自己精神的认识不清,因为精神已经沉入前意识了。 分裂的人常常被描述为“不整合、不熟悉、没有凝聚力”。
1、不融合:是指意识还没有融入精神,与精神之间存在着距离。 例如,“我的意识与我的精神之间隔着一层。” 当意识与精神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时,人就会逐渐意识不到自己的精神,变得精神匮乏。
2、变得陌生:就是对自己的精神变得陌生,自己的思想似乎不属于自己。 因为不是自己的,所以你感觉好像有另一个人在你的身体里。 这种情况就是双重人格的早期阶段。 但双重人格可以分辨出对方是谁,而“成为陌生人”知道一个是我,但另一个却无法分辨出是谁。也就是说,双重人格对这种感觉有一种妄想的解释,而成为陌生人还停留在感情层面。
3、不凝聚:解体的人感觉自己的精神破碎、分散,正在消散成烟雾的过程中,称为“魂散”,也就是说精神还在,属于精神类。模糊; 如果精神散了,那就是精神缺失。 精神混乱的终结就是精神缺席。
(4)精神缺陷
心虚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精神,因为自己的精神已经沉入潜意识里了。 精神分裂的人常常被描述为“没有灵魂、无私”。
1、失魂:是一种失去灵魂的状态。 因为我失去了灵魂,所以我做事就没有依据了。 因为我没有基础,所以只能听别人的话,按别人说的做(被动服从)。
2、无私:精神分裂的人感觉自己的精神不复存在,“没有自我意识”。
3、无意志:人格(即性格)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活动差异的总和。 当精神被剥夺时,精神崩溃的人会感觉自己失去了人格,就像替身、假人或僵尸一样。 没有个性就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主观能动性就没有意志。 与精神分裂症的意志缺失不同,这种意志缺乏自我意识。
(5) 精神上的分离
1、定义:当意识和精神离开身体时,称为精神分离,俗称出体体验。 此时,深层感觉减弱,崩解之人感觉身体虚弱无力,如同过山车滑落时的感觉。 当您疲倦、长时间凝视、入睡或刚醒来时,通常会发生分离。 精神离开身体的过程,就是从身体里缓缓向上飞去。 精神的形状被分解者描述为它自己的透明身体。
2、自视幻觉:当意识和精神一起离开身体,回头看身体时,称为自视幻觉。 唐僧在去灵山之前就被从无底深渊的船上推出来了。 他心中恐惧,身体变得虚弱,精神和意识同时离开了身体。 当他登上灵山时,回头一看,发现河里有自己的尸体。 这是一种自视幻觉。 解体者的意识从体外,距离自己1到4米,鸟瞰或正面观看自己,持续一到几分钟,特点是伪-幻视。 其特点是:①不清晰:模糊如梦,事后才可见。 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想法,但不能准确地描述; ②不完整: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部分,比如自己的头,却看不到自己的手脚; ③ 不清晰:大部分报告都是黑白图像; ④ 内视:是心里感觉到的,不是真正看到的。
3、非典型的精神分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可以分成多个部分,一部分离开身体,另一部分留在身体内。 脱离身体的部分越多,身体就越虚弱人格解体,思维能力就越差。 分解者说,我有七十二个灵魂,它们一一从我的头顶飞走了。 现在我体内还剩下三十二个灵魂,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在漂浮。
03
人格解体的理论分析
1. 人格解体是由大量自我的幻觉(即未融合的身份)引起的。 因为超我否认一切自我意识,所以自我无法接受其中任何一个作为真实的自我。
2. 人格解体很可能代表一个人努力调节自己的内在自恋,并将这种疾病视为相互冲突的自我认同之间的斗争。 通过否认自我意识中不受欢迎的部分,他们捍卫甚至攻击那些不被接受的身份,并且在各种相互冲突的身份之间切换最终导致人格解体。
3.去人格化是意识对抗不同身份之间冲突的一种防御措施。 当父亲和母亲之间相互冲突的想法或意识被内化并融入到孩子的自我中时,孩子可能会崩溃。 同时存在的相互竞争的身份之间的斗争可能会导致他或她失去原来的自我。
04
治愈之旅
通过着陆技巧,将“离开”的自我带回到当下。
呼吸落地:缓慢呼吸,用鼻子吸气,双手放在胸前,感受空气流过鼻孔,进入肺部。 清澈的空气会让你醒来。 随着空气的进入,胸部慢慢抬起,随着空气的呼出,胸部逐渐收缩。 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稍长。 吸气5秒,呼气9秒。 似乎胃里的压抑随着空气慢慢排出……
目光落地:说出7个你身边能看到的东西:麦克风、调音台、玻璃、门、灯……(尽量选择角落里的价格,增强你的真实感和观察力)
登陆时间:说出年份、日期和当天的时间
入耳:聆听舒缓、优美、身临其境的音乐,让身心得到统一。
闻味登陆:闻闻独特的气味(青橘皮、臭豆腐、榴莲、梅花、醋……)并描述你的感受,是喜欢还是厌恶
触觉落地:冬天将手放入热水中或暖气片上,夏天握住一块冰,感受皮肤和指尖从冷到热或从热到冷的变化,仔细体验,观察肤色的差异。
如果着陆技术不能帮助缓解症状,
您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帮助。
人际关系中出现心理问题; 他们出现在人际关系中;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治愈。 童年关系问题可以在客户与咨询师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这很重要,自我分析不能代替别人的分析。 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新的体验,就等于是在玩弄自己。 这样,你的一部分可能会突然占上风,而你的另一部分可能会突然占上风。 只是你自己的某一部分占了上风。 如果你让另一个人来分析,那就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你会从这个人身上获得新的体验,它会成为你性格中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