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泻黄散 中医药相关知识与养生观点:冷香丸

喜悦

2019.10.1

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文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当然,这一定是指中医。 俗话说“医儒不分宗”。 也有“医文同源”之说。 在清代,当代著名作家曹雪芹也不例外,《红楼梦》可以印证这一现象。

《红楼梦》这本书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园林、建筑、服饰、诗词、宗教、科举、中医……由此可见曹雪芹渊博的学识。 有关中医的内容不止一次出现。 曹雪芹通过书中多个人物之口阐述了许多中医知识和养生观点。

总体来说,由于情节的需要,书中与中医相关的文字都比较零碎、模糊、粗略。 然而,文本中有两部分不容忽视。 一是第十章描述张大夫诊断秦可卿,开方“益气阳”。 《绒布皮合肝汤》一节; 另一部分是第六章中提到的薛宝钗所取的“冷香丸”部分。这两部分是书中解释方药名称和成分最完整的章节,文字量也比较大。 同时,它们还蕴藏着海量的中医知识信息。

下面介绍一下“冷香丸”。

冷香丸

关于“冷香丸”一节,出现在第七回,周锐一家送走了刘奶奶,来到梨香园与王夫人谈话。 见到薛宝钗后,两人闲聊,提起了这次聚会的话题。 与《益气养荣脾肝汤》理论、方法、方剂俱全、描述详尽的《冷香丸》章节相比,冷香丸那一节显得更加神秘,解释也更加笼统,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用它来谈论中医。 相关信息。

原文是这样的:

“我要十二两春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开的白莲花蕊,十二两秋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开的白梅花蕊。次年春分,这四朵花蕊,晒干,与药粉共研,雨日求雨十二钱……白日露十二钱露,霜日霜十二钱,小雪日雪十二钱。将四水调匀,与药调匀,加蜜十二钱,白十二钱。糖,和成桂圆大小的丸子,放入旧瓷罐内,埋在花根下,若有毛发长出病时,取一丸泻黄散,用黄柏十二分煎服,送人。 ”。

注:原文解释此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热毒,幸好我生来坚强,所以与此无关……”发病时“我并没有察觉到什么”错了,不过我只是有点气喘和咳嗽,吃了一粒​​药就好多了。” ”

作品

春天绽放的十二朵白牡丹雄蕊

夏天盛开的十二朵白莲花雄蕊

十二两白芙蓉花蕊秋开

冬天盛开的白梅十二雄蕊

下雨的时候就下十二分钱

当露水是白色的时候,露水滴下十二个硬币

霜降时十二霜币

下雪的时候就下雪十二分钱

制备方法

将以上四种花蕊于次年春分日晒干,一起磨成粉末。 将四节气采集的水调成药末,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搓成桂圆大小的丸子。 将它们放入旧瓷罐中,埋在花根下。 若有病,服一丸,用黄柏十二分煎服。

四气五味,升降

方中白芍花性平,味淡,能入心络,善养血除烦清热; 白莲花性味甘、味平,能清心肾、清热利湿、止咳平喘。 白木槿花性平味辛,清肺排脓,清热凉血,平喘止咳。 白梅花性平,性酸微涩,平肝安神,益肺化痰,解郁和胃。 四时之水,性淡、性善,易达心肺经。 从方名中的“寒香”以及以诸花水入药来看,此方偏寒凉,善于清心肺之热。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中医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理论。

中医将药物分为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和四性:升、降、沉、浮。

冷与凉、暖与热是有程度不同的。 一般来说,寒证多用寒凉药,寒证多用温热药。 因此,《冷香丸》中的“寒”字,说明该方性味寒,用于治疗热证。

中医认为,植物、花卉的部分入药,其药性具有升散作用。 只有旋覆花具有下降的特性。 故有“百花齐升,旋覆花独降”之说。 本方大量使用花药,香气浓郁,增加良性。 因此,冷香丸中的一个“香”字,就表明此方应该用于治疗上肢烧伤的症状。

五种颜色对应五个内脏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这个菜谱中的一个细节:为什么花都是白色的? 这就引出了中医的理论:五种颜色对应五脏。

中医的五种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对应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 白色对应肺部。 五种颜色对应五脏甚至指代五脏的说法在中医中很常见。 例如,宋代著名儿科医生钱乙在命名方剂时,用五种颜色来指称五脏:泻黄散,用于清泻脾胃之火,用黄来指代五脏。脾胃; 薤白散用于清泻肺热,白指肺; 导赤散用于清泻心经之热,用赤来指之。 代表心。 同样,在药材的选择上,有时药材的颜色也预示着药物所回归的脏腑或疾病。 例如,枣辛黄土用于温脾; 黑芝麻属肾经,有补肾填精的功效。 生石膏的颜色是白色的,可以清肺热……当然,药材的固有颜色与其性味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但根据《红楼梦》中“冷香丸”一节的具体文字来看,此方应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哮喘、咳嗽。

作为《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比较完整的两个方剂,益气养脾肝汤和冷香丸涉及较多的中医知识,体现了曹雪芹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 。 今天我就用这两段话对中医知识进行初步的探讨。 希望对对中医感兴趣的读者有所裨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