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焦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作者书中的一句话,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根本原因。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遭受着焦虑的困扰心理学书,有的人深陷焦虑症的黑暗心理监狱而无法逃脱。
通过本书,作者从三个方面详细帮助有需要的读者:What——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本质、Why——焦虑的原因及其持续存在、What to do——如何应对和解决焦虑。 了解焦虑症并找到治疗方法。
作者从四个详细的案例研究开始,引导读者了解焦虑症的本质——对一些模糊、遥远、无法识别的危险的反应。 然后解释无焦虑的漂浮性焦虑、条件性焦虑和预期性焦虑的分类。 截至本书前六,作者已经介绍了焦虑的本质、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简单的综合治疗的七个方面,让读者对焦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应对方法。
其中,在讨论焦虑症的长期和先存原因时,作者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述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信感兴趣的读者读完本书也会有新的看法。
本书的其余部分是基于综合治疗的七个方面的更详细的治疗方法。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几个方法的感受。
第一种是暴露疗法。 “在治疗期间,你会遇到让你害怕的情况。” 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这个方法实现的难度。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过程。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忍受面对可怕情况的不愉快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修行。” 焦虑症和恐惧症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心理“问题”如拖延症、自控力等类似,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承受着心理与行动不一致的折磨和自嘲。 。 在我看来,与心理作斗争,就是与自己恶劣的人性作斗争。 在行动上,我们懒惰、渴望安逸,但在心理上,我们追求自我控制、自我要求,最终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每个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付出多少代价来克服这些本性。
说起来,在暴露疗法中,当你面对你的恐惧时,你就会产生抵抗,你就会故意拖延。 这时,该如何清除抵抗力,坚持治疗呢? 这就是本书要告诉你的。
书中有一句话我读起来颇有深意——“感觉不好是感觉良好的基础”。 (书第183页)这些坏习惯和本性就像根在我们皮肤下的脓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存在。 另外,粪便会在体内腐烂。 想要去除的时候,必须先把骨头和肉切掉,把肮脏的、看不见的脓肿完全暴露出来,然后再一一挖出来。 下定决心很难,坚持很难,但最终你会获得重生。
二是深度放松。 “深度放松是指一种不同的生理状态,与您的身体在压力或惊恐发作时的反应完全相反。放松是任何克服焦虑、恐惧或惊恐发作的计划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中,我指出了社会焦虑的现状,我认为焦虑广泛流行的原因一定是生活节奏的高速化。 “当代社会鼓励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在醒着的每一刻都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确保休息时间确实是相反的现实。” 即使是游行也需要中途停止。 修,更何况我们只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 也许我们太累了,跑来跑去,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忘记停下来,让身体放松,让心灵休息。 毕竟——“焦虑的心灵不可能存在于放松的身体中。” (书P101)
第三是冥想。 在冥想中,我认为有四点非常重要。 初学者的思维——“观察人们持续的经历,不带任何判断、偏见或目的地。” 没有奋斗的目标——“几乎人们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冥想是没有目标的。参与冥想的唯一目的是观察‘此时此地’的实际体验。”接受——“你所做的事情”拒绝仍然存在。”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喜欢发生的一切,但事实确实如此。这只是意味着与他们和解,而不是试图将他们排除在外。” 不评判——“只是观察你内心的判断,而不对其做出反应,更不用说评判它了。”
从作者对冥想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很多时候,焦虑来源于内心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 缺乏放松的时间是一回事,负面情绪的积累又是另一回事。 我们常说,在处理负面情绪时,乐观的态度非常重要。 但什么是乐观呢? 抛开书面解释,我们可以从书中得到另一种理解。 “情绪受到思考和感知的影响。情绪来自于你感知或解释外部事件的方式以及对自己内心想法的反应。” 我斗胆猜测,如果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居多,那多半是因为他内心在否认它。 他周围的事物否定了世界。 这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他灵魂深处的思想。 如果你想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思维所做出的判断,或者留出一段时间来回忆一下白天所做的判断,并尝试将自己和自己的判断分开。从第三方观察。 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事件也是释放心情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本心理指导书籍,《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无疑涵盖了患有焦虑症的读者所期望看到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和实用治疗方法。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图书。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中逐渐脆弱、伤痕累累的灵魂。 焦虑症只是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对其焦躁心态的警告。 各种治疗方案的背后,也蕴藏着很多的生活原则。 本来,心理学与生活、思维、人际交往密不可分。 无论你是否有焦虑,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