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黄体功能不足很多人对这个病不了解,你了解吗?

很多人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并不了解,那么现在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排卵后,子宫内膜在黄体分泌的黄体酮的作用下发生分泌反应。 在整个黄体期,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形态(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断变化; 分泌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子宫内膜组织学形态。 如果排卵后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晚于黄体发育2天以上,则称为黄体功能不全或黄体期缺陷(LPD)。 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有两个: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对黄体酮的反应性降低。 前者是名副其实的黄体不足,后者本质上是黄体酮抵抗。

【发病】

目前认为黄体期缺陷的发病机制如下:

1、卵泡发育不良:黄体由排卵后的卵泡演化而来。 卵泡的颗粒细胞进化为黄体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进化为黄体的卵泡膜细胞。 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衡或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时,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不发达的卵泡产生的黄体质量也较差,分泌黄体酮的能力也降低。

2、黄体功能障碍:黄体的形成和维持与LH有关。 当黄体期 LH 激增和 LH 分泌减少时,就会发生黄体功能不全。 另外,如上所述,即使LH峰值和LH分泌正常,如果卵泡发育不全,也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 黄体功能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黄体内分泌功能低下,黄体酮分泌减少; ②黄体存活时间缩短。 黄体正常存活时间为12~16天,黄体功能不足时≤11天。

3、子宫内膜分泌反应差:当黄体不足时,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分泌反应差黄体不足的表现,子宫内膜形态变化滞后于预期的组织学变化2天以上。 当子宫内膜出现孕激素抵抗时,虽然孕激素水平正常,但由于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反应性下降,也会出现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的情况。

[临床表现]

黄体功能不全是一种亚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不大。 患者经常因为不孕不育来就诊。

1、月经失调:由于黄体存活期缩短,黄体期缩短,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繁。 如果卵泡期延长,月经周期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

2.不孕或流产:由于黄体功能不足,患者难以受孕。 即使怀孕了,也容易发生早期流产。 据报道,约3%~20%的不孕症与黄体期缺陷有关。 此外,诱导排卵时常出现黄体期不足。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只能为黄体功能不全的诊断提供线索,明确诊断还需要一些辅助检查。

1.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金标准。 诺伊斯等人。 描述了排卵后每天的子宫内膜特征,如果子宫内膜活检滞后其预期的组织学变化超过2天,则可以做出诊断。 活检的关键是确定排卵日。 有条件的人可以通过B超监测和LH峰值测量来确定排卵日。 临床上常选择在月经前1~3天进行活检,但这种方法误差较大。

2.基础体温(BBT)测量:黄体酮可以提高体温设定点,提高基础体温。 一般认为,当基础体温升高≤11天,升高幅度≤3℃,或升高速度缓慢时,应考虑黄体黄体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仅测量基础体温不足以诊断黄体功能不全。

3、孕酮测量:孕酮是黄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因此孕酮水平可以反映黄体的功能。黄体中期血孕酮水平

4、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从形态上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排卵情况以及子宫内膜的情况,有助于判断黄体的功能。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需要子宫内膜活检。 此外,根据常规检查很难明确诊断子宫内膜对黄体酮反应性降低。

【处理】

目前的治疗仅解决黄体功能不全的问题。 如果子宫内膜对黄体酮的反应减弱,则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1、黄体支持 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LH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可用于黄体支持治疗。 使用方法:黄体早期开始肌注hCG,每日一次,连续5~7天; 或 hCG 每 2 天一次,持续 3 至 4 天。

诱导排卵时,如果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的风险,则应禁用 hCG,因为 hCG 会导致或加重 OHSS。

2、补充黄体酮治疗不孕症时使用黄体酮制剂,因为天然黄体酮对胎儿最安全。 如果不考虑生育但正在治疗月经失调,可以选择合成口服孕激素,如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等。

(1)黄体酮注射:在自然周期或诱导排卵时,每天肌注黄体酮10~20mg; 在使用GnRH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周期中,孕酮剂量需要增加至40至80mg/d。 。

(2)微粉化黄体酮胶囊:口服利用度低,需大剂量。 根据情况,每日口服200~600毫克。

(3)醋酸甲羟孕酮片:下次月经前7~10天开始服药,每日8~10mg,连用7~10天。

(4)醋酸甲地孕酮片:下次月经前7~10天开始服药,每日6~8毫克,连用7~10天。

3、促进卵泡发育首选克罗米芬。 从月经第3~5天开始,每天口服25~100mg,连用5天。 停药后,监测卵泡的发育。 对于克罗米芬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联合使用HMG和hCG。

【临床特殊情况的思考与建议】

1.当青春期女孩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时,不仅要考虑AUB-O,还要考虑其他可能,如怀孕、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撕裂伤等。 初潮后3年内排卵失败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月经周期明显延长或出血较多或出血时间过长,则需要激素治疗。

2.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育龄妇女排卵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由于雄激素的作用,PCOS患者很少出现大出血,一般不需要止血治疗。

3. 35岁以上女性如果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评估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 如果认为子宫内膜病变风险较高,应首选诊断性刮宫治疗,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后应给予黄体酮治疗。

4、从黄体功能不全的定义来看,目前尚无很好的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方法。 大多数妊娠早期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无关,黄体酮治疗是没有用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