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同心协力
为什么要把夫妻的治疗放在第一位? 这是因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生育问题。 但生育问题必须由夫妻双方共同完成。 无论是自然受孕还是辅助生殖技术,双方都参与其中。 精子的质量和女性卵子的质量都对不孕不育有重要影响。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男方精子很好,但还是不能怀孕的情况。 原因是女方的受孕能力太差,或者卵子发育不好。 或宫内环境不良等因素导致无法受孕。 同时,临床上也可以看到,丈夫的精子很差,甚至有些严重少弱精子症的患者,仍然可以让妻子怀孕。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女人的受孕能力非常强。 这就是种子和土壤的关系。 再好的种子,遇到沙漠土壤就很难发芽,而再差的种子,遇到肥沃的黑土也有可能发芽。 因此,临床上治疗男性不育症时,不要忘记提高男方精子的质量,并请女方一起检查、调节。 治疗效果往往会更好。
2. 身体和心灵一起治疗
身心同步治疗的概念很早就有学者提出。 总的思路是,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问题。 这在男科诊所中很常见。 无论哪种疾病,比如前列腺炎、阳痿、早泄、男性不育等,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有的患有严重的焦虑症胰激肽原酶,有的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在男性不育患者中,不少男性秉承“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的传统观念。 当发现自己不孕或有生育问题时,患者往往会承受严重的心理负担。 如果不缓解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死。 会演变成心理疾病。 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下,身心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许多医院都设有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室。 你可以想象社会和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常在一些补肾、益精方剂的基础上,灵活加减一些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身体和心灵同时进行。
3.药物与手术结合治疗
在男性不育人群中,影响不育的手术因素所占比例较小,但临床上也遇到过。 例如,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先天性输精管缺失、后天性输精管梗阻等,都是导致不孕的因素。 而且,这些因素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在判断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时。 否则,在先天性无输精管的患者身上,无论用多少药物,都无济于事,结果可想而知。 但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患者还需要药物治疗吗? 答案是:是的。 虽然这些都是手术因素,比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有很多患者因为静脉曲张而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甚至没有精子。 所以手术后我们经常用中药补肾、益精、活血化瘀。 调节和促进生精功能的恢复。 在一些输精管缺失的患者中,这些患者往往只能通过微精子取出术来获取精子。 我们还可以让患者在术前进行中医调理,以获得质量更好的精子。
4、药物与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合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生殖辅助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从最早的人工授精到体外受精,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继第一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出现后,卵泡内单精子注射(ICSI)、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等第二代、第三代技术也迅速兴起。 人类精子库建设、显微注射冷冻精子技术不断完善,显微取精技术也不断完善。 这些技术真正解决了大批不孕患者的问题。 但残酷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 无论是体外受精还是人工授精,其妊娠率和活产率都不尽如人意。 据国外报道,目前中美两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均位居世界前茅,但数据显示,总妊娠率不足一半。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概率迅速下降至 20% 左右。 对于活产率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在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如果通过中医进行适当的调理,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可以利用中药更好地获得优质精子,配合辅助生殖技术,达到最满意的结果。
5、中西医结合
如今,临床上男性不育症的药物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国内外不育指南中都没有可以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特效药物。 这可能是由于精子产生周期长或外部影响所致。 这涉及很多因素。 例如,感冒可能会影响精子1到2个月,发烧可能会影响精子半年。 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有一定疗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睾酮水平较低的少弱精子症患者,在补肾益精的基础上,往往会配合一些增加睾酮水平的药物,如十一酸睾酮胶囊、睾丸片等药物。 对于低位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也可以联合使用一些药物,如他莫昔芬、克罗米芬、促卵泡激素等。 特别是在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中,常添加左旋肉碱、辅酶Q等促进营养代谢的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C,以及胰激肽释放酶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物治疗效果比单纯西药或中药更有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男科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