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全球两亿人的心声:请给我一杯无砷水

今天的观点

“全球约2亿人饮用砷含量超标的水,东南亚和拉美国家砷污染十分严重;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近2000万人可能饮用含砷地下水,造成健康风险; 此外,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发生因饮用水污染引起的砷中毒事件。”在7月3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七届环境砷国际学术会议”上,预防医学、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环境与慢性病研究中心教授孙桂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已将砷指定为“已知的人类致癌物”。 人体长期接触砷会导致皮肤癌、肺癌、膀胱癌、肝癌等。 癌症。

与会各国专家就如何去除饮用水中的砷,为2亿受影响人群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提供了建议和建议。

饮用水除砷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孙桂帆介绍,消除水中砷污染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一是砷在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下发生变化,导致常规过滤技术无法有效去除砷。 许多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处理水中的砷,但一旦在现场遇到不同的水环境和竞争性颗粒,很容易导致技术“卡顿”。

其次,除砷技术和方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处理后的砷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与其他有机污染物不同,人类目前无法分解和消除砷。 多年来许多除砷技术和方法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天然地下水含砷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依靠自备井获取饮用水。 如果新技术使用和维护过于复杂,或者成本过高,就很难推广应用。

吸附法优点众多,广受追捧

目前,与会人员总结的净水除砷方法主要有五种,即混凝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过滤法和吸附法。 其中,吸附法是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饮用水除砷技术。 该方法利用物理、化学、离子交换等机制吸附水中的可溶性砷,从而达到除砷的目的。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 -表示:“从水中去除砷的吸附法因其效率高、可用物质多、可扩展性、成本低且易于操作而受到广泛追捧。” 在墨西哥,她领导的团队利用铁渣吸附去除水中的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过,孙桂帆指出,虽然各种除砷吸附材料不断被报道,除砷效率不同,但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砷被材料吸附后可能会再次溶解,也就是二次污染的问题。 因此,目前发展吸附方法的核心是吸附效率必须高且吸附的砷不能二次洗脱。

新型纳米微陶瓷材料消除二次污染

鉴于此,孙桂帆团队找到了利用纳米微陶瓷材料去除水中砷的新途径。 不仅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便,最重要的是消除了砷的二次污染。

纳米微陶瓷材料除砷的原理是:首先将砷物理吸附在1纳米至50纳米的介孔中,然后与孔隙中形成的针状纳米材料缓慢反应,将砷密封固定在孔内。毛孔小。 这样,使用过的材料就不再向环境中释放砷,彻底杜绝了二次污染。

据介绍,采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产品还可以通过重力流过滤的方式高效滤除砷等重金属,而无需使用电源或化学品。 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他们的团队已开发出三种产品,分别是纳米陶瓷颗粒、陶瓷滤纸和陶瓷粉末。 其中陶瓷颗粒和陶瓷滤纸分别于2017年1月和2018年3月荣获国际权威“国家卫生基金会”。 — 国际认证机构(NSF)认证。 该新产品不仅可以用于处理家庭和社区受砷污染的饮用水,还可以有效处理工业废水。

加强国际合作打赢这场硬仗

尽管已经出现了很多除砷技术,但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Blue Iwonu女士所说:“最重要的是把技术付诸实践,让技术被当地人使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结果。” 释放技术的真正力量。”

而且,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砷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砷污染,制定相关标准和规则,才能真正打赢脱砷攻坚战。 。

(科技日报北京7月4日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