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血清蛋白电泳的异常特征有哪些?IgM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血清蛋白电泳主要用于检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异常增殖,以诊断和监测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其他疾病,血清蛋白水平可呈现多种变化,可根据其电泳图谱上的异常特征进行分类,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低蛋白血症型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比例明显下降血清蛋白电泳,α1球蛋白代偿性升高,γ球蛋白明显升高,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有关。 [1]

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患者,Alb等小分子蛋白选择性漏出,α2球蛋白、IgM等大分子残留在血液中,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显着下降,α2球蛋白显着升高和β2-球蛋白。 。 [2]

急性肝损伤型

在急性肝炎中,α1首先增加,随后β-球蛋白增加。 由于Alb的半衰期为15~19天,且肝脏有一定的代偿功能,因此在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血清蛋白差异较小。 严重弥漫性肝损害时,α2-球蛋白和白蛋白均减少,特别是乙型肝炎时,α2-球蛋白可明显减少。 [3]

慢性肝损害类型

虽然α2-球蛋白和白蛋白减少,但γ-球蛋白增加,这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很常见。 典型的肝硬化蛋白图谱显示β带和γ带合并形成β-γ桥。 肝癌尤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因此可见α1蛋白增多。

急性炎症型

α1和α2球蛋白增加,而白蛋白无明显变化或减少。 常见于各种应激反应、急性感染、心肌梗塞、血栓、恶性肿瘤、外伤、休克等。

慢性炎症型

白蛋白减少,α1和α2球蛋白增加,γ区呈弥漫性增加。 常见于各种反复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M蛋白型

由于体内异常增殖的浆细胞分泌大量结构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M蛋白,因此在γ球蛋白条带的位置出现一个窄峰,这就是M蛋白条带。 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H链病等,需要进一步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来确定疾病类型。

高α2(β)球蛋白血症型

β 或 α2-球蛋白增加常见于高脂血症。

特定蛋白质缺乏症

个体缺乏某种特定蛋白质成分,导致某一蛋白质区蛋白质减少,多为先天性蛋白质缺乏所致。

(概要图)

在某些生理条件下,血清蛋白含量也可能发生特异性变化。 例如,α1-球蛋白和β-球蛋白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增加。 准妈妈血清蛋白成分的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将血清蛋白电泳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治时,应注意对妊娠的影响。 [4] 接种疫苗后可见丙种球蛋白增加。

参考文献 ✦

[1]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_卞红芳.[2]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各条带的特点_周林

[3]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分析_张淑艳.

[4] 100例准妈妈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_宫英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