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第四代头孢的性能和抗生素的区别相同点有哪些

头孢克洛是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抗生素根据发现年代和抗菌性能可分为第一、二、三、四代。 第一代于1962年至1969年左右发现,包括头孢菌素(头孢1号)、头孢菌素(头孢2号)、头孢氨苄(头孢氨苄、头孢氨苄、头孢4号)、头孢唑啉(头孢5号)、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菌素6号)、头孢羟氨苄、头孢硫脒等。1970年至1976年发现的为第二代,包括头孢孟多(头孢羟唑)、阿福替丁、头孢呋辛(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等。1976年以后发现的为第三代。 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先锋必)、阿孢三嗪、头孢唑肟和头孢西定等。目前正在研究的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性能非常相似,而头孢菌素之间则有显着差异。不同世代的。

相似点; ①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均具有相同的母体头孢烯,故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相似。 属于杀菌性抗生素; ②头孢菌素类对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但对耐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的酶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③头孢菌素类均有效,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酶(β-内酰胺酶)、低毒等特点; ④该类抗生素与青霉素均含有β-内酰胺环,故有与青霉素相同的过敏反应。 但头孢菌素类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青霉素类,且与青霉素类存在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 即对头孢菌素过敏的人中,约有10%对头孢菌素过敏; 但所有对头孢菌素过敏的人都对青霉素过敏。 ⑤头孢菌素主要由肾脏排泄,其在尿液中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高数十倍或更多,因此可能对肾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 第一代药物中,头孢噻吩的肾损害作用最强,且头孢噻吩由于剂量大,也造成较大的肾损害。 因此,头孢类抗生素过量服用或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呋塞米(速尿)等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肾脏损害。

头孢克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区别:①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菌(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第二代次之,第三代较弱; 但第三代对G-细菌更有效。 超过第二代和第一代头孢菌素; ②第一代头孢菌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第二代头孢呋辛中,只有头孢呋辛能在脑膜有炎症时透过血脑屏障,需要使用较大剂量才有效; 大多数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③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肾毒性较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更强; ④第一、二代头孢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第三代头孢西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均具有较强的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

头孢地尼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联合用药及禁忌症

1.香豆素类抗凝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K的吸收,增强抗凝剂的作用。

2.丙磺舒:可降低头孢噻吩头孢噻吩的肾清除率,增加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并可能加重肾损害。

3、乙醇:头孢类抗生素可抑制乙醇的氧化,引起“类酒精反应”。 因此,服药期间及停药后3天内不要饮酒。 此类药物与乙醇合用时,乙醛会在体内蓄积,引起醉酒样反应,表现为面色潮红、胸闷、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心跳、头痛、抽搐等

4.强利尿剂:与头孢噻吩头孢噻吩合用时,肾中毒的可能性增加。 作用机制:阻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肾脏排泄,使血清和组织中中药浓度升高。 呋塞米可能会增加头孢噻肟的肾毒性并降低头孢噻唑林在脑中的浓度。 甘露醇可降低头孢唑啉的血药浓度,加重肾毒性。 需要联合使用时,应减少抗生素的剂量。

5.氨基精氨酸类抗生素:与头孢菌素类联合使用可有协同作用。 但肾毒性也会加重,因此肾功能不好者应慎用,避免在同一容器中使用,以免相互降低药效。 庆大霉素与头孢菌素合用可引起累加性肾毒性,多粘菌素E与头孢菌素合用可引起累加性肾毒性。 可导致肾衰竭。 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粘菌素、链霉素等与头孢菌素类合用可引起肾毒性。

6.非全身性抗炎药:尤其是阿司匹林、二氟尼柳或其他水杨酸制剂,与头孢哌酮合用时,可能因血小板抑制作用相加而增加出血风险。

7.考来烯胺():可降低头孢氨苄的血药浓度头孢噻吩,从而降低其抗菌活性。 消胆胺在肠道内可与头孢羟氨苄或头孢氨苄结合,减慢后者的吸收,但总吸收不受影响。

8、青霉素:预用可防止头孢他啶在肾皮质蓄积,防止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美洛西林可使头孢噻肟的清除率降低40%。 哌拉西林和头孢唑林具有相同的抗菌谱。 合用时应分别减少剂量。

9、乙酰螺旋霉素:其快速抑菌作用,可显着抑制头孢唑啉的快速杀菌作用。

10、林可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有拮抗作用,不宜联合使用。

参考:《联合用药禁忌手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