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合理使用的基础
《麻醉药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为了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医师开具麻醉药品 确实需要使用麻醉药品的,应当按照临床应用指南开具麻醉药品。 应满足患者合理用药的需要。 医疗机构内的癌痛患者和其他危重患者无法获得麻醉药品时,患者或者其亲属可以向执业医师申请。 具有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资格的执业医师认为患者请求合理的,应当及时向患者提供其需要的麻醉药品。 不言而喻,麻醉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消除合理使用的障碍
主要大力清除以下“四大障碍”
鸦片战争的阴影: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我们不能忘记鸦片战争的历史,但也不能继续笼罩在鸦片战争的阴影之下。 我们必须彻底走出鸦片战争的阴影。 。 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禁鸦片。 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吸毒现象,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非法使用毒品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禁毒就是禁毒的思想: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禁毒措施; 因为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就成了毒品,也确实发生过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事件; 因为我们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在发布文件时,有时会将禁毒工作与麻醉药品的管理交织在一起; 由于基层人员特别是卫生部门人员未能准确理解有关文件精神,误将禁毒工作视为禁毒。 而且,人们认为,不使用麻醉药品,说明麻醉药品的管理做得很好。 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麻醉药品管理条例》的学习,准确领会国家麻醉药品管理的精神实质,正确区分麻醉药品管理与反毒品工作的关系。尽快摆脱禁毒就是禁毒的思想圈束缚。 。
使用麻醉药品可能使患者成瘾: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以各种方式和方法夸大麻醉药品的依赖潜力,相当多的医务人员担心使用麻醉药品可能使患者成瘾。 绅士。 因此,他们害怕使用麻醉药品,少用,甚至根本不使用麻醉药品,或者放弃使用麻醉药品的资格。
对《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精神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 另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三步治疗基本原则》《原则》; 三是“中医师在镇痛治疗中的权利和责任”; 四是各种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知识,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适应症、使用原则、使用方法、慎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上述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在基层医务人员中的普及不够。 因此,有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掌握以上四个方面,特别是前三个方面。 大力促进麻醉药品合理使用,需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的要求,扎实做好各级各类相关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合理使用标准
《麻醉药品管理条例》要求,执业医师开具的麻醉药品单张处方最大剂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例如,由于吗啡的耐受特性,晚期癌症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没有最大剂量限制。 即根据个人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来确定剂量: 门诊(急诊)门诊开出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每日剂量。 对于控释制剂,每个处方可供每日使用7天。 对于其他剂型,每个处方可以每日服用3剂; 门(急)诊患者每剂每日3剂。 )对于癌性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出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处方可每日服用3天,对于控释制剂,每处方可每日服用15天,对于其他剂型,每个处方可为每日剂量1天; 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常用量,盐酸哌替啶处方为常用量。 上述现行麻醉药品合理使用标准应当严格执行。
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良好条件
取消采购审批手续:以往,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必须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批准,取得麻醉药品采购印章卡。 麻醉药品采购计划由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目前,需要使用麻醉药品的医疗机构,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批准,可以领取麻醉药品采购印章卡。 医疗机构可以凭印制的签章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采购麻醉药品,大大减轻了医疗机构的工作量。
供应点的增加,方便了麻醉药品的采购:以前,麻醉药品的供应点很少。 有时全国只有几十个麻醉药品供应部门,一个省只有几个麻醉药品供应单位。 如今,全国有607个麻醉药品供应单位,一个省有几十个麻醉药品供应单位,甚至一个只有100万左右人口的地区就有一个麻醉药品供应单位,这极大地方便了麻醉药品的采购由医疗机构。
采购数量无限制,不用担心缺货:以前医疗机构采购麻醉药品的数量必须经过审批,经常出现审批数量达不到的情况。满足医疗需求。 如今,不仅取消了医疗机构采购麻醉药品数量的审批制度,而且对医疗机构采购麻醉药品的数量也没有限制。 临床需要多少就可以购买多少,彻底解决了麻醉药品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棘手问题。
培训人员,提高素质:过去,没有人花心思对医务人员进行麻醉药品临床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导致医务人员缺乏麻醉药品临床知识和管理知识。 如今,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麻醉药品临床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仅为医务人员掌握麻醉药品临床知识和管理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医务人员奠定了基础。加强人员使用和管理麻醉药品。 基础。
提高每张处方的最大注射量,有利于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以往,为癌性疼痛和慢性中重度非癌性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时,每张处方的最大注射量为1天的剂量,其他剂型均为3天剂量。 如今,每张处方的麻醉药品最大剂量是针对癌症疼痛和慢性中度和重度非癌症疼痛的患者。 注射剂常用剂量为3天,控释药物用量为15天。
提倡个体化用药:以往麻醉药品的使用并没有明确提倡个体化用药,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的疼痛缓解。 如今麻醉药品的使用明确主张个体化用药,即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剂量减轻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止。
取消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限制:以往,癌痛患者等危重患者服用麻醉药品需凭病情诊断向有关部门申请“麻醉药品专用卡”证明及身份证或户口本。 如今,当癌痛患者和其他重症患者需要使用麻醉药品时局部麻醉药,患者或其亲属必须向执业医师申请。 具有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认为患者请求合理的,应当及时向患者提供所需的麻醉药品。
@马医疗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