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躁狂抑郁型精神病【躁狂抑郁型精神病包含哪些】

大家好,关于躁狂抑郁型精神病【躁狂抑郁型精神病包含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躁狂症属于精神障碍病,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特征,发作时间一般持续1周以上。躁狂发作,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种病态的兴奋状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单纯躁狂发作患者少见,多数患者为双相障碍,即患者间歇性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躁狂症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躁狂症分为轻性躁狂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和复发性躁狂症

躁狂症的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有以下三大核心症状:

1.情绪高涨。主要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对人对事十分热心或热情。有部分患者容易被激惹。

2.思维敏捷。患者精力充沛,行为积极主动,活动增多,不感疲劳;自感能力很强、做事常常是有始无终;凡事以我为主,自制力欠缺。

3.言语动作增多。表现为联想奔逸、记忆力好、言多语快、高谈阔论、吹嘘夸大;话题常随境转移,意念飘忽如患者的基本情绪是易激惹,则其言语内容常是抱怨、讽刺、指责甚至怒骂。

躁狂症的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躁狂症的病因主要受神经递质、受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基因表达调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与躁狂症的发病关系重大,家族调查及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研究表明,患者亲属中的本症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与患者血缘越近者,患病的机率越高、同胞及父母为最高,而且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因素作用就越明显。

另外,躁狂症发作与中枢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水平失衡及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耗竭有关

躁狂症如何治疗

临床上躁狂症主要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性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治疗以碳酸锂、丙戊酸钠或者是拉莫三嗪为主。而抗精神病性药物包括了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帕利哌酮、氨磺必利等药物。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对于急性重症发作的患者来说,使用物理治疗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对于康复期和稳定期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应用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社会功能康复训练等等,往往对躁狂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结语

对于治疗躁狂症,一般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改善治疗依从性。由于躁狂发作复发率很高,患者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此外,躁狂症患者需要来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对于躁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2.张建明,朱丽萍.中医药治疗躁狂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31):2967-2969.

狂躁+抑郁=躁郁症

视频加载中…

患者颜强远(化名)今年58岁,两年前开始出现情绪高涨,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经常夸夸其谈,说大话。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情绪低落,自卑不愿与接触人的情况。在当地医院治疗未果后,遂来我院进行治疗,在我院精神心理专家金明胜主任的治疗下患者情绪夸张与低落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善,不日即可出院了。

双相情感障碍,亦称躁郁症、情绪两极症,早期称为躁狂抑郁疾病,是一种精神病经历情绪的亢奋期和抑郁期的精神类疾病。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多重压力和社会困境之下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入心理健康,开始了解抑郁症。但同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的躁郁症、躁狂症依然不为熟知。

更加恐怖的是,躁郁症、躁狂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很大,门诊误诊率超过约30%,入院误诊率超过约10%。

通常上来讲,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生活在外界看来一切无恙,实则表象风平浪静之内,内里却暗涌着不被看见的痛苦。

就像加缪在《局外人》中说:“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狂躁+抑郁=躁郁症

躁郁症,简单来说介于抑郁症与躁狂症之间。比起抑郁症彻底地内心忧郁,躁狂症极端地兴奋焦躁,躁郁症患者的情绪转换好比在坐过山车。

温馨提示: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是山东省一家集专业性、科研性于一体的精神疾病诊疗医院。医院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疾病,以及顽固性头痛、癫痫、帕金森综合征、三叉神经痛、吞咽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等脑部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果您或是身边的朋友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千万不要耽误诊断随意服药,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1616-120或添加微信公众号JNYDNKYY进行咨询,济南远大脑康医院专家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轻躁一时爽,郁时火葬场”——双相障碍自救指南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后多少都对抑郁症有所了解。

但是好像听说有人在好不容易吃药解决了大部分抑郁后,突然跑去医院复查发现被医生改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在精神障碍疾病分类中与抑郁症同属心境障碍。这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与自杀率都更高,有着抑郁和躁狂两个面向。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就像不幸坐上了一辆失控的过山车,他们无法掌控情绪的轨迹和方向,也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撞向他们的,会是难以言说的低落还是毫无理由的暴躁,抑或莫名其妙的兴奋。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遗传因素起了一定作用。

抑郁相与躁狂相单独或同时存在。

患者有一段或多段时间出现过度悲伤和对生活失去兴趣,有一段或多段时间出现情绪高涨和精力极度旺盛并常伴随易激惹,两者之间可有相对正常的无病期。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症状。

治疗主要采用情绪稳定剂,如锂盐和一些抗惊厥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有时心理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双相障碍的命名源于该病兼有两种情感的极端状态或者是两极—抑郁状态和躁狂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7%。双相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综观国内外调查数据,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25岁以前发病更多见,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5-19岁。在中国,双相障碍患者占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总数的1%-1.5%。

大多数双相障碍可归类为

双相情感障碍 I 型:患者有至少一次重躁狂发作(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社会功能或伴随妄想),并通常有重性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 II 型:患者有重性抑郁发作,至少一次较不严重的躁狂(轻躁狂)发作,但没有重躁狂发作。

不过,有的患者虽出现类似于双相障碍的发作,但既不符合双相 I 型也不符合双相 II 型的标准。这种发作可归类为待分类的双相障碍或环性心境障碍 ( 环性心境障碍)。

一般抑郁症往往不会出现一些诸如狂躁表现,抑郁症更多是持续的情绪低落,而双相障碍患者会游走在情绪两级(抑郁-轻躁)。

轻躁时可能会心情异常兴奋,觉得世界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有很多的计划要实施,自己能力很强,也会觉得别人的效率和速度都很慢,觉得自己很喜欢和别人交往,喜欢帮助别人做很多事情,有时候会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很容易发脾气,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比较冲动的事情!并且自己感到精力很旺盛,睡眠也会减少,一天只要睡很少的时间(3-4个小时甚至更少)。

而躁狂一段时间后,等待而来的就是下一次抑郁。

躁时越狂,郁时越低落。

如何分辨双相和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极易与其他多种精神疾病相混淆。比如,很多患者以抑郁起病,其症状和抑郁症几乎没有区别,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其躁狂的表征,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据欧美国家资料显示,双相患者平均发病8年才能得到确诊。

临床上,很多人(包括医生)都苦恼双相的诊断,因为在躁狂发作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有问题,只有等到抑郁时才会主动求助,这个时候医生也疏于了解容易诊断成抑郁症。

由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不能单独借助于实验室检测,主要依赖于对病人的观察,如果发现周围人有情绪反复无常的表现,可从以下4个方面初步判断他是否有双相障碍的可能:

患者必须达到躁狂或者轻躁狂的发作症状,大约有三到四条。比如说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社交活动也增多。然后说话多,睡眠需求减少,自我评价高。再就是持续时间,至少是4天。

之前我在一个论坛看到一个抑郁症患者分享自己的康复经历时,其他坛友看到那个康复经验中提到希望完成宏伟经历时大部分网友开始怀疑是否出现轻躁。

还有一些郁友好转之后复诊,医生了解到出现一些情绪高昂等现象时,会怀疑是否轻躁。

不能只要患者出现易激惹、打人毁物等行为,就判定那是“躁狂”,进而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对此,国内著名的精神科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颜文伟教授曾做过精辟分析:躁狂的主要症状是“高兴愉快”、“欣喜若狂”,这种情绪能感染他人,而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样让别人觉得愚蠢幼稚。

一旦诊断错误,很容易造成患者内心的恐慌甚至治疗误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抑郁症》一书提到,抑郁症指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在抑郁状态和正常状态中反复。而躁郁症则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在抑郁状态、正常状态和(轻)躁狂状态之间周旋。患者时而情绪低落,时而狂躁,像在坐过山车。同时,二者相似的抑郁状态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因此躁郁症患者往往需要5到10年才能确诊。

所以双相的诊断需要严谨客观的观察以及对精神疾病诊断的丰富经验,绝不是出现一些诸如愤怒或者歇斯底里等症状就认为是转相了(很多患者长期抑郁的压抑下,出现这些非正常状态也是正常的)。

绝不能让诊断出现机械化,精神病诊断本身就有其局限性,之前我也在文章中介绍过很多诊断也不一定科学

由于现在对于精神科普的匮乏,大家谈及双相就特别恐惧,这里列举一些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些误解。

误解一:得了躁郁症就永远不会好了,也不能变回正常人了!

澄清:许多的躁郁症患者往往事业很有成就,有着幸福的家庭和满意的人际关系。但是患有躁郁症使得生活充满挑战,但是如果经过且当的治疗,健康的应对技巧,稳固的支持系统就能够有效的管理症状从而更好的生活。

误解二:患有躁郁症的病人经常会在躁狂和抑郁之间转换!

澄清:有一些躁郁症的病人会在躁狂和抑郁两级波动,但绝大多数的人抑郁的时间远远多于躁狂,并且躁狂有时候比较轻微并不会被识别出来,往往被误认为是抑郁好了的表现。而且躁郁症的病人也可以经历比较长时间的没有症状的时期。

误解三:躁郁症只影响心情!

澄清:躁郁症也会影响你的精力、判断、记忆、注意力、胃口、睡眠、性能力、自尊。并且躁郁症还和其他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焦虑症、物质依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偏头痛。

误解四:除了吃药,没有其他办法来控制躁郁症!

澄清:药物治疗出于控制躁郁症的基础,自助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规律的锻炼、充足的睡眠、情绪监控、减少应激以及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的途径控制躁郁症的症状。

1、谨遵医嘱与家人鼓励

双相的治疗之路还是比较复杂的,遇到问题之后我们还是应该选择相信医生。

在解决双相的时候,不论是稳定剂还是抗抑郁药物,甚至助眠药物都会有些副作用,良好的吃药习惯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不仅需要个人的意志,还有家人的关心甚至是监督。

2、自身对于治疗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知道,所有的心理障碍与精神问题都需要强大的信念。大量研究显示,那些始终相信自己可以走出来的人会比那些早就绝望的人康复概率高很多。

3、心理治疗与运动

精神疾病的治疗本身应该是精神疾病执业医师和心理医师共同完成,病人自身对于治疗疾病的信念和決心很多时侯要通过良好的心理指导来建立。

心理治疗会帮助缩短病程,为精神疾病患者包括躁郁症患者带来积极作用,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处理各种治疗中出现的心理状况。运动、音乐、写作等个人爱好也被证明有利于躁郁症患者恢复心灵创伤和疾病。

4、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躁郁症患者和家庭、身边的环境从来都是一体的,躁狂和轻躁狂发作的躁郁症患者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他们一般难以控制购物欲望,也会有伤人和自残倾向,这些症状都可能给身边人带来麻烦。

家人和身边密切接触的人同样也要和病人共同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家庭能够起到的作用,如何使用话术,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都是需要学习的。

这种学习不但可以给病人的恢复带来莫大的帮助,同样也会很大程度减轻家人照料病人的负担。可以阋读相关的书籍,和病人共同参加心理治疗,甚至可以寻求心理医生进行家庭治疗。

躁郁症病人治疗的最重要的主轴就是你必须“自我承认”和“自我面对”,从这个角度来说,躁郁症要不药而愈并不难。但是,也可以说非常难,最难的那一关就是你必须“自我承认”且“自我面对”。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所谓“自我承认”,第一,躁郁症的病人的个性、人格、心态常常是很幼稚的。以精神医学来讲,这叫做情感性精神病。他是一个情感很丰富的人,他感受一来、忧郁一来,他就会往下掉;躁症一来他会乱说话,会脾气变得很坏,会搞破坏。然后,整个心态变得不平衡,甚至变得脾气很大,通常这样的人的人格是幼稚不成熟的。可是,幼稚不成熟有救,但当你幼稚不成熟,你却不承认、不面对,你要装成熟是没有用的。所以一个不自我面对、不自我觉察的人里面其实就是幼稚不成熟。可是,你要假装给别人看你很成熟、很懂事。所以当你不愿意自我面对、自我觉察,这个病是不会好的。

️如果你有心理困惑可以参考我的康复经验:

用户评论


隔壁阿不都

我的朋友就是患了这个病,有时候表现很活跃、充满精力,做各种疯狂的事情,转而又变得消沉、没活力,连吃饭都不想吃。真是让人心疼啊!希望能早日康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我以前以为躁狂抑郁症只是一些情绪波动,现在才知道其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还好了解了它的症状,以后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这个病真的很难治疗,我的亲戚就一直这样反复发作,家人都很痛苦,希望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改善他的病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这篇文章讲的挺清楚的,我已经认识到自己可能患有躁狂抑郁症的一些症状了,现在应该去看医生问问专业的意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玫瑰。

文章说得对,这种病确实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症状,让人很难分辨是单纯的情绪问题还是真正的疾病。建议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及时就医检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我之前看过这类症状的描述,没想到它会这么复杂!感觉自己以前对这方面了解太少了,以后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躁狂抑郁症真的很可怕,身边曾经有一个朋友就是这种病,他有时候非常疯狂,干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有时候又变得非常消极,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文章写的挺详细的,让我对躁狂抑郁症有了更深入了解。以前只是从新闻报道中听过关于这个疾病的信息,现在才知道它包含的一些症状和表现形式竟然如此多样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因为它不仅解释了躁狂抑郁症是什么,还列举了具体的症状,让人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到相关信息,并尽早寻求治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对躁狂抑郁症只知道它是一种精神疾病,但看了文章后才知道它包含的症状竟然如此多样化,而且影响也十分广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冷战i

我觉得文章写的很好,内容很客观,没有过度渲染或夸大其词。我很感谢作者能够将这些知识分享出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个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这个病听起来真的很让人恐惧,我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如何预防或治疗的信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这个病真的让人同情 ,希望社会可以更加关注这类病人,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照顾。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