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原名“忍冬”,最早记载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云:“金银花,又名忍冬花:花初开时,蕊瓣皆白,经二三日,色转黄。新旧相映,黄白相映,故名忍冬。”
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付晓告诉记者,金银花是山东省卫健委等部门评选的“山东十味”首个道地药材,临床和药用需求量大;金银花还是一种药食两用大药材,可制作茶叶、饮料、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根据中国中药协会颁布的《道地药材》标准,金银花的产地为“以山东平邑为核心的沂蒙山区,周边费县、蒙阴等地的浅山丘陵地带”。
山东省金银花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为全国之最。平邑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5%,是金银花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县金银花总产值超过45亿元。国内70%以上的大型医药、食品企业均以平邑县的金银花为产品原料。平邑县金银花交易量占全国金银花交易量的80%,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交易集散地。
平邑县依托金银花标准化种植,与广药集团、哈药集团、上药集团、同仁堂、加多宝、王老吉等国内大型药企签订了药源基地和合作共建协议,被确立为“全国十佳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平邑县14个乡镇街道、90%以上的村种植金银花,带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如今,平邑县还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助力西部地区推进这一富民产业。
政府+社会双轨协作 推动稳健经营
过去金银花农户种植分散,田间管理不规范。“农户各自为政种植金银花,不统一使用农药,不利于各大药企交易。”平邑县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会长张斌说,协会推广普及生物防治技术,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受到大家欢迎。
张斌所在的标准化种植协会也是山东省金银花产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在平邑县金银花产业发展中,这种利用社会组织力量的“政府+协会”双轨协调机制发挥了独特作用。
双轨协作,一是政府规划、支持、监管,二是协会平台引导。在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山东省金银花产业协会把平邑金银花打造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中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百强。两年来,培育了28个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有机金银花基地,有力促进了金银花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平邑县金银花市场活跃,到2008年,个体工商户和购销公司已逾千家,由于不分时间、地点进行不规范交易,掺假、造假现象时有发生,金银花质量安全受到威胁。”付晓说,平邑县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建设和经营专业交易市场,实现定期化、定点化交易。行业协会也加大自律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为加速金银花“走出去”,平邑县于2009年、2010年投资2.2亿元,相继建成“沂蒙道地药材正城市场”“沂蒙道地药材留余市场”,年交易额达24亿元。
龙头+科技产业加速驶入快车道
2021年6月17日,平邑县农业农村局选育的“中华一号”金银花种子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经过三个月的轨道飞行后返回。“在航天飞行过程中,金银花种子受到微重力、辐射等特殊空间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一些基因变化,为生物育种提供参考。”付晓说。
这批航天种子由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浙江大学山东省农业研究院平邑金银花产业研究所指导,下一步将开展智能化育苗、基因测序、形态观察、生物育种等研究。
中国(平邑)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是2019年山东省重点项目,由国药集团子公司与平邑县共同打造。2020年底,总投资15亿元的产业园一期投产,建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检测、仓储、物流、追溯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过去平邑县以原料销售、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主,深加工欠缺。“通过建设产业园,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科研实力,从食用和药用价值两个方面开发金银花保健产品,生产出含金银花的经典中药方剂等系列产品,推动金银花的深加工研发迈上更高台阶。”平邑县委书记张晓斌说。
“发展中药产业正当其时,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日益深入,金银花的用途将更加广泛。九建鹏集团开发出了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含片、金银花牙膏、金银花护肤品等新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平邑县九建鹏村党委书记、九建鹏集团党委书记刘家坤说。
据悉,平邑县先后培育了山东圣银药业、山东九健鹏药业、山东中平药业、山东光药科技、山东上海医药公司、山东惠普生物等38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了金银花中药材、饮料、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金银花年加工能力达400万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