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慈姑简介
慈姑为泽泻科慈姑属植物,又名狭叶慈姑。慈姑生长于水边、湖边、浅水处,在稻田、稻田边缘均可生长良好。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高峰期,为害水稻,是稻田中常见的杂草。
2. 野生慈姑难以防治的原因
野慈姑等球茎杂草的繁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正是由于其繁殖方式的多样性,才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一般由种子萌发的幼苗,使用相应的除草剂即可得到有效控制;而由球茎直繁的幼苗,一般不会受到除草剂的有效影响,因为即使除草剂在前期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在后期药效会逐渐降低,球茎仍会继续提供养分野慈姑,从而再生。
3. 野生慈姑的防治方法
目前,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打捞球茎和使用化学药剂控制野生慈姑。
物理防治主要是在稻田起垄后、水稻移栽前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鳞茎,或捡拾部分掉落在泥面上的鳞茎,从而减少鳞茎的繁殖。此方法虽然劳动强度大、实施难度大,但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野慈姑化学防治主要包括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常用的除草剂有: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甲氧西林、乐果、异丙嗪等,但生产上不能单独依赖这些药剂,特别是球茎较多的田块,建议结合打捞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先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