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耳鼻喉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委托我院筹建国家耳鼻咽喉科专业质控中心

评选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经过初选、终选,报告内容得到了专家评审组的充分肯定。

医疗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我院将把全国耳鼻咽喉专业质控中心的成立作为新的契机和起点,着力发挥中心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耳鼻咽喉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和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将继续丰富质量管理内涵,改进工作流程,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医疗质量,促进耳鼻咽喉领域发展,积极做好全国耳鼻咽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眼耳鼻喉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定名为“上海市红十字眼耳鼻喉科医院”;2006年定名为“上海市耳鼻咽喉科医院”;2017年,浦江院区在江月路2600号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启动;2022年,浦东院区正式启动,浦江院区二期规划正式获批。

医院设有眼科、耳鼻咽喉科、眼外科、耳鼻咽喉科、放疗科、麻醉科、急诊科、口腔科、护理科等8个临床科室,放射科、病理科、药学科、检验科、临床营养科等5个医技科室。医院目前有汾阳、宝清、浦江、浦东4个院区,实行统一管理,提供同质化服务。医院核定床位894张,实际开放床位755张,年最大门诊量超过25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4万例。

医院眼科、耳鼻咽喉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连续13年位居榜首,眼科也连续13年跻身前三,位居长三角地区第一。

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国家卫健委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视觉障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激光与裸眼3D视觉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听觉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眼科临床质控中心,是国家卫健委眼耳鼻咽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12年,由医院王正民院士研制的国内首款人工耳蜗系列产品正式上市;2016年,医院成立眼科、耳鼻咽喉科两个研究所,整合资源,搭建基础科研平台,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权责统一,推进“双一流”建设;2019年,成立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中心,加快临床研究,不断促进成果转化;2022年,陕西南路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进一步夯实科研方向,推动视听相关产学研转化发展。

一流的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人才9人,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79人,博士生导师62人,硕士生导师60人,建立了以院士领衔、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一流人才队伍。

一流的科研成果

医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四个全面”,聚焦眼耳鼻咽喉科重大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耳鼻喉医院,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五年,医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66项,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85项。医院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在Nat.、Nat.、Adv Mater、Sci Med、Cell Res等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医院获得专利授权183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

一流的实验平台

医院科创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科特色鲜明,包含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遗传学、干细胞、功能科学等实验平台,拥有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Leica SP8)、Leica活细胞工作站、MoFlo分选流式细胞仪、膜片钳系统、ABI-Vii7微流控芯片系统、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小动物眼底成像、小动物OCT以及专门用于动物视觉、听觉功能研究的各类电生理设备,满足从形态到分子水平各个层次科研工作的需要。拥有一支50余人的年轻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大部分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同时,医院在浦江分院设计规划了3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科研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