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6 岁女孩下腰摔跤后无法站立,脊髓水肿原因成谜

孩子在表演舞蹈动作“弯腰”时摔倒,无法站立,被送往医院。在巴彦淖尔,急诊医生叫来了儿科和神经内科的同事。医生们看了两份影像报告和躺在面前的女孩,但无法做出诊断。

孩子第一次腰椎CT扫描后,影像上没有发现骨折,脊椎也没有异常。放射科医生随后扩大范围,对孩子从腰部到颈部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指出,椎管内被脊椎保护的脊髓出现了水肿。放射科医生怀疑可能是脊髓脑震荡,并表示没什么大不了。他向孩子的母亲罗静解释道:“就像脑震荡一样,过两天就没事了。”

神经科医生诊断是脊髓炎,也可能是脊髓损伤,他看到孩子腹部鼓起,根据经验说:“是不是尿不出来?”

这时,罗静发现女儿膀胱内有一块黑影,但她称自己没有尿意,这意味着她出现了尿失禁。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哭声是一个响亮而直接的信号。但老师和家长对此习以为常或毫不知情。直到今天,医学专家仍然无法完全了解脊髓损伤儿童的确切发病机制。

通过反推,大家无法忽视的是,大部分孩子都做了同一个动作——弯腰。这是舞蹈中常见的动作,要求舞者以腰部为主要发力点,双臂与上身一起向后倾斜,直至双手撑起地面,身体最终呈现出拱桥的形状。

脊髓与大脑同属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就像用剪刀把豆腐一样的脊髓剪断一样。”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同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解释弯腰导致脊髓损伤的原理。“血液循环不畅,神经缺血死亡。”孩子柔软的脊柱被水灌满后,骨骼、韧带可以恢复到原状。但神经组织一旦受损,就是永久性的,无法修复。

当“剪刀”松开,血液供应恢复后,就会出现严重的水肿,受损神经组织的血液循环会加重损伤程度。脊髓损伤后,周围的肌肉无法再接受大脑的指令,身体的部分感觉和功能开始丧失。外在表现为疲劳、跌倒、无法行走,甚至瘫痪。

最早的预警不一定是哭闹。江苏句容市一名5岁女孩在弯腰后摔倒,老师帮助她再次完成弯腰等舞蹈动作。对于女孩反复提及的“脚痛”,舞蹈老师随后在法庭上表示,她认为孩子想偷懒。

浙江义乌还有一名不满5岁的女孩,在练习腰部动作时摔倒,舞蹈班上其他孩子告诉了老师,她休息了不到10分钟,老师就问她能不能继续练,她同意了。

下课前约10分钟,女孩收拾好坐垫哭了起来,走到墙边,连续摔倒两次,老师帮她按摩腿部和腰部。

孩子被送往医院,医学影像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腰椎扭伤。

女孩仍哭闹,抱怨腰腿疼痛。当晚,母亲带她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不到10分钟,家人就收到病危通知书:腰部受伤,脊髓损伤。

有些信号可能来得更早。杭州一名9岁女孩在通过中国舞五级考试后,偶尔告诉家人她过得不好。她抱怨说“有点累,腿也酸”。除了跳舞,她周末还有满满的线下和线上课程。

家庭内部开始出现矛盾。父亲瞒着母亲联系了一家训练强度较低的艺术团,母亲则希望她再坚持一段时间少年宫,通过十年级考试。但在2021年春节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她却出事了。在完成了胸部和腰部触地、四肢和头部向上倾斜的“小飞机”动作后,她逐渐无法行走,大腿根部以下的皮肤也失去了知觉。

11月,一位妈妈第二次带女儿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几天前,孩子训练后感觉双腿无力,无法行走。医生用大剂量激素给她紧急治疗。第二次看医生时,妈妈问女儿还能不能继续跳舞。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赞劝她:“如果你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那就算了,说明孩子受不了这种折磨。”

“我们是专业人士,来北京培训的。”家长留下这句话,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陈赞就见过因为跳舞而瘫痪的小孩,“十个里面有八个是因为弯腰。”他表示,成人脊柱的安全活动范围是:腰椎旋转45度、屈伸60度、侧屈60度。这个范围足以满足人体大部分动作,但弯腰需要更大的伸展度。虽然儿童脊柱和韧带比成人更有弹性,但也不宜过度伸展。

早在2010年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辽宁省锦州市中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三位医学研究人员就首次将舞蹈练习列为儿童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年他们收集了中国残联直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00年至2010年收治的54名脊髓损伤儿童的数据,发现有5名儿童因舞蹈练习而受伤。

他们在论文中提出:“造成脊髓损伤的一个新因素:舞蹈练习正在悄然增多,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警告说,这些伤害将在未来给孩子们“造成灾难性的损害”。

随后的时间里,北京博爱医院接诊的患儿越来越多。2020年4月,该院12位医生联合发表论文,收集了2015年至2019年该院收治的221例脊髓损伤患儿的数据,5年间因运动受伤的患儿共78例,其中因下背部引起脊髓损伤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数量为2015年9例,2016年8例,2017年13例,2018年21例,2019年24例。5年间75例患儿均为女孩,其中60例为5-7岁。

浙江一位叫何军的父亲也在一个微信群里,做着自己的数据分析,从事数据相关的工作。这个微信群早年由一位脊髓损伤儿童的家长建立,目前群里已有400多名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

2019年暑假,何军5岁的女儿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到一家叫“灵武青音”的舞蹈培训机构上舞蹈课。课间休息时,孩子哭着从教室出来,爷爷奶奶才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孩子是在上节课时摔倒的。

他们只是安慰了一下孩子,让她回去上课。当她再次走进教室时,脚步已经有些不稳了。爷爷这才发现不对劲,站在教室后门唯一的一扇小玻璃窗后面观察。

第二节课开始后五分钟,她就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她肋骨以下失去知觉,只能坐在轮椅上。

很长一段时间,何军都怀疑女儿有先天性问题,进入微信群后,他发现时不时有类似经历的家长加入,受伤的均为女孩。

2020年,国内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最严重的上半年,他观察到团里几乎没有新成员加入,线下培训也暂停,直到5月份才恢复上课。

何军意识到,如果问题出在孩子本身,那么无论有没有疫情,是否停课,都会出现新的病例。

2020年6月,何俊在群里发起了一项数据统计,邀请因跳舞导致脊髓损伤的儿童家长填写各自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年龄。

146位家长填写了信息。在这份统计表中,最早的受伤者出现在2009年。从2016年开始,数字从个位数上升到两位数,此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除了2020年上半年只有2人。

表格中,大多数儿童受伤时只有5岁。

北京舞蹈学院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的一些基本姿势、动作、步法等分为十三个级别,并于1993年出版了《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这也是原文化部批准的唯一一部全国性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在这套教材中,前十级是针对4-13岁少儿学习舞蹈的热门课程,弯腰动作只出现在适合9-11岁少儿的第六级,在针对8-10岁少儿的第五级中,有利用腰部力量的前滚翻,常见的腿部伸展和踢腿动作也首次出现。

然而,在大量因腰背部引起脊髓损伤的病例中,伤者多集中在4~8岁的儿童。

这些孩子正处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天眼查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舞蹈相关企业年注册总量稳步增长,2019年新增相关企业1.4万余家,创历史新高。

2019年3月25日,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吕艺森撰写了一封“致全国舞蹈教师”的公开信。

“有件事我必须提醒大家,”他以最近发生的儿童因背痛而致残的案例为例,“跳舞和练武术不一样。”他指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舞蹈专业和职业培训一般都是在12岁以后开设,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大脑发育相对完善,适合接受教育。

他呼吁社会关注这一问题,“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需要指出的是,女性并不是脊髓损伤的高危人群,儿童更是。

家长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为何仅仅因为“跳舞”就瘫痪,事发后,不少家长都被培训机构告知“你们孩子是第一”。

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曾做过外力致脊髓损伤的研究调查,由于西部地区数据不足,他们将调查范围限制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四地,这些地区每百万人口脊髓损伤人数最多的是60人,最少的不足20人。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主任周红军表示:“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特点,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公共安全、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比如枪伤是南非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002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和北京卫生信息中心成立了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组,随机抽样调查了北京地区86家医院全年收治的1077名脊髓损伤患者,发现致伤原因主要是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

当时,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从事建筑工地作业。在缺乏安全教育和措施的情况下,高空坠落事故大量发生。周洪军就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前一天刚进城务工,第二天就在工地上遭遇了脊髓损伤。

在2002年北京的这次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有两例是交通事故导致的,当时中国各大城市的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在一些发达国家,交通事故早已成为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办公室2020年统计,脊髓损伤患者的男女性比例为2.3-5.6:1。全球范围内,男性的发病率也远高于女性,男女性比例一般为1.5-7.0:1。

周洪君医生才听说,台湾花莲地区女性脊髓损伤较多,因为当地骑电动车、摩托车的人多,天气炎热,女性出行时常穿着裙子,侧坐在后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从车上摔下来。

然而,2015年至2019年在北京博爱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脊髓损伤儿童中,男女性比例高达1:2.6。

在周红军近30年的从医生涯中,康复科的患者逐渐由20多岁的年轻人变成了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经常发生碰撞,骨质疏松让他们更容易出现脊髓损伤。

目前全球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年龄范围呈现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集中在15-29岁年龄段,第二个高峰在60岁以上。全球不同地区,儿童脊髓损伤占全部脊髓损伤患者的比例从0.3%到9.47%不等,儿童从来都不是脊髓损伤病房的主流。

刘根林主任医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工作30年,从1991年至今,他只在出生第一年就遇到过一个因血管畸形导致脊髓损伤的患儿,之后几年都没有在康复病房见过孩子。

1995年前后,他在门诊遇到一个北京女孩,因参加农村舞蹈班弯腰导致脊髓损伤,他诊断女孩为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

无骨折脱位性脊髓损伤这一概念于1982年首次出现在国外医学文献中,是一种简称,是指影像学上未见任何异常的脊髓损伤。

在国外,此类案件多见于儿童被车辆撞击、压伤,或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系着安全带坐在车内。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云发现,1992年至2005年该院收治的12名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儿中,仅有1名患儿因跳舞而受伤。

到了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医师程华发现,2004年至2011年,该院确诊为脊髓损伤且无骨折脱位的患儿,每10个患儿中,就有7个有过弯腰的经历。

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发现,儿童通常在事故发生后约 3.5 小时出现严重症状:下肢无力、感觉丧失、膀胱充满尿液时仍无法排尿、截瘫和排尿及排便障碍。发病时间最长可达 3 天。

极低的发病率、异常影像的缺乏以及种种客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老师、家长,甚至医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无法预测后果的严重程度。

罗静的痛苦记录在手机里,她当时在家里,弯腰看着女儿摔倒,正在录制视频。

录制视频是为了完成舞蹈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一周的作业是:5个正面,5个腰落,3分钟纵横劈腿,地踢后踢前踢组合,兰花草组合。

家长需要记录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并作为“签到”发给老师,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放学后会被留校补课,并被罚做100个深蹲。

罗静一开始很怕让女儿自己弯腰,当她参观舞蹈班期末表演时,看到孩子们一起弯腰,她第一个念头是心痛。这次,她牵着女儿的手,试了两次,两次都顺利弯下。随后,她正拿着手机拍照,不幸发生了。

为了培养孩子“长期的兴趣爱好”,他们给孩子报了舞蹈班,在当地,学舞蹈并不贵,一年学费2400元,比口才班便宜1000元。

事后罗静才慢慢从女儿口中得知,女儿弯腰到一半时,觉得很难受,不敢往下走,也没力气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说害怕,就摔倒了。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蒋桂萍一直关注3-6岁儿童的运动与发展,她鼓励孩子们学习每一项运动,包括舞蹈。同时,她认为应该教会孩子们如何摔倒,“摔倒后如何自我保护很重要。”

20世纪70年代,姜桂萍在长春体操队接受了四年专业训练,随后又在吉林省歌舞剧院担任了四年舞蹈演员。弯腰是她或者任何一个舞蹈演员的基本动作,但基本不代表简单。每当看到一些舞蹈教学视频里,老师喊着口号,让一群孩子完成几百个动作,姜桂萍就看不下去。在她看来,舞蹈教育应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蒋桂萍的手机里保存了不少瑜伽动作分解视频,讲解每个新动作前,她都会先指导练习者找到动作所需的发力点,再将力量分散到所涉及的身体部位,让各个部位协同发力,如果力量达不到位,那么就要先加强肌肉力量。

蒋桂平认为,舞蹈老师往往都是从舞蹈演员成长起来的,是每个舞蹈班的佼佼者。舞蹈老师不可能把师父教给孩子的教学方法照搬过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永远不可能有相同的水平、相同的要求”。

四川的舞蹈老师张攀给每一位询问舞蹈基本技能的家长发了一封信。她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舞蹈学校在一个中等城市有15个校区,有近8000名孩子在她的学校练习舞蹈。

她会告诉家长,基本功不只是“伸腿、收小腰、踩胯”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还包括肌肉控制、舞台表现、动作规范等。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优美的旋律、有趣的动作模仿,是培养舞蹈兴趣的起点。过早练基本功,只会让孩子疲惫、疼痛,从而害怕、放弃跳舞,最严重的是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学生9岁后,张攀会挑选有先天优势的孩子,与家长沟通,让他们进入专业班。这些孩子除了身体灵活,还要满足“三长一小”的比例,即手长、脚长、脖子长、脸小。进入专业班的孩子并不多,不到原兴趣班的五分之一。

因此,她的舞蹈学生往往会在两个时间段出现分水岭:一批孩子在读小学一年级或者四五年级时放弃跳舞。

孩子是跳舞受伤还是孩子自己受伤,成为不幸事件发生后舞蹈培训机构与家属争论的焦点,医学界、法律界对此有不同的判例和看法。

2015年,一张核磁共振图像下方的小字“脊髓炎?脊髓损伤?”引发了山西人赵英红与一家名为“梁苗舞蹈培训”的机构长达六年的纠纷。

赵英红把两个女儿都送到了梁淼的舞蹈班,5岁的女儿在跳弯背舞时摔倒,脊髓完全受伤,肚脐以下失去意识。

梁淼的父亲曾是赵英红母亲的同事,曾打电话保证“哪怕变卖所有家当,也要给孩子治病”,前期还垫付了7.5万元。

但在出现带有两个问号的诊断报告后,直到法院宣判,对方三年没有支付一分钱,培训机构认为问题出在孩子得了脊髓炎,是在敲诈勒索。

法庭上,为了证明女儿没有患过脊髓炎,赵英红来到幼儿园拿到了签到表:在此期间,孩子没有请过一天假。

司法鉴定意见认定赵英红女儿弯腰受力与未发生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存在同等因果关系,并认为创伤程度(因果力大小)为50%。法院认定培训机构承担50%的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46元,其中包括孩子一级伤残后20年的护理治疗费用。

刘根林医生回顾了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全部120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儿。其中,在107份首次就诊诊断记录中,仅有79例患儿被诊断为脊髓损伤,且最常见的诊断是急性脊髓炎,有17例。

脊髓炎和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从影像学上看并无区别,一般临床上在排除外伤、肿瘤、血管畸形、出血等情况后,如果医生无法确诊有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那么就只能选择脊髓炎了。

刘根林在大量患者临床总结中发现,脊髓炎患儿早期多有低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由于常合并呼吸道感染,脊髓炎患者多以颈段及胸段受累,而非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集中在胸腰段。

北京华夏法医鉴定中心法医胡志强在2015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自己经手的一个案例,一名小孩从多家医院收到“外伤后脊髓损伤”和“急性脊髓炎”两个诊断,并被要求做法医鉴定。由于孩子4周内没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症,所以不支持脊髓炎的诊断,并出具了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的鉴定结论。

注意到两者的区别后,刘根林会在孩子的病历上特意写上“本例不支持儿童脊髓炎的诊断”。对他来说,这句话“就是在还父母一个公道”。

除了从法医学层面考虑因果关系外,法院在判决时也会考虑培训机构及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正规资质和资格。赵英红是在女儿出事后才发现,这家舞蹈培训机构没有学校执照,也没有营业执照。

不过,法院也会指出父母的责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此类判决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描述:“上诉人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舞蹈培训的,其父母作为其法定监护人,应当知道参加舞蹈培训具有危险性,可能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何军收到的判决书称:即便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创伤程度是100%,但作为家长,也应该预见到风险,需要承担20%的责任。

最初半年多的时间,赵英红并不相信医生说的女儿要一辈子插导尿管,他在百度上搜索脊髓损伤的相关信息,手机弹出弹窗,是医院的“干细胞移植”。

他满怀希望地拍完了孩子的所有X光,然后去了医疗机构。医生告诉他,虽然不能保证治愈,但肯定会有好转。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赵英红给女儿做了12天的治疗,花了近6万元,但病情没有任何好转。

该治疗技术是将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神经。目前,干细胞移植仅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已被证明有效,但从未在人体上得到证实。

很多医生对这种治疗方法都心存顾虑,即使对疾病有疗效,也很难保证不会同时造成更大的伤害。北京儿童医院也观察了一些脊髓损伤儿童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发现并无好转。

在医学上,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基本的门槛是,一种疾病比较常见,这样就可以随机找到数百名患有类似疾病的人进行对照组试验。脊髓损伤不符合这个条件。

在脊髓损伤领域,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甲基强的松龙激素冲击疗法。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协会在上世纪末进行了三次临床试验,发现在急性脊髓损伤发生后8小时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均有疗效。8小时后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患者与注射安慰剂的对照组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这种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后,有人发现大剂量激素休克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但这已经是大多数医院在紧急时期必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患儿,北京儿童医院在急救期间倾向于仅采用休克激素治疗,不建议手术治疗。医生认为,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部分原因是脊柱稳定性不足,手术会进一步破坏其稳定性,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脊柱畸形的概率会更高。

对于儿童,北京儿童医院将严格遵循甲基强酮脉冲治疗指南建议的剂量,通常不超过1000 mg。

尽管这种治疗仅在8个小时内生效,但在事件发生后,许多儿童无法在“黄金8小时”内获得正确的治疗。

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基本上是由损伤程度确定的。

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从不厌倦使用体操运动员Sang Lan的例子,Sang Lan在秋天后一生瘫痪,反复向父母强调,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治愈完全的脊髓损伤。

汉汤利认为,“如果您坚持盲目的希望,它会违背科学和医学的原则。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和您的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对于完全脊髓损伤的孩子而言,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让这些孩子恢复社会。它不仅要让他们站起来并像普通人一样,或者像骨灰一样,但要屈服于自己的努力,但要努力地努力,但要努力地努力,但要努力地努力。

最长的住院时间是赵·伊格胡(Zhao )在北京博伊医院(Boai Boai)的女儿,除了医院每天的固定康复计划外,他还会和孩子一起偷偷溜出病房,以寻找外面“康复”的可能性。

与医生的“残忍”相比,我会在三个月内重返学校他每次300元,他从500元来讨价还价。

他的同胞中的几个家庭成员告诉他,这都是一个谎言,但他仍然有一个“如果”的心态 – 如果他在两个多月份中花费了20,000多个元素,但仍然没有效果,但真正使他放弃了。

从脊髓损伤的瞬间,除了常见的尿道感染不能再插了下面都肿了,肾结通症和膀胱结石之外内部器官也会影响其呼吸和消化功能。

这些儿童的瘫痪者对疼痛的反应失去了,有时由于缺乏血液循环而感到遗憾的是,他们使用40至5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了孩子的脚,这可能会导致北京的医院燃烧。

一天晚上,他的妻子突然发现女儿的膝盖肿胀。

事故发生不到半年后,他将女儿带到北京博伊医院接受治疗。

日常生活中最乏味的事情是帮助儿童进行插入术和排便。

他每天将一天描述为“恐惧”。

Zhao needs to get up at 5:40 in the at the to . After 6:30, he the child. After , he the child's to the on the third floor, and then waits at the door until the first break to feed the child water. The of each sip of water must be a range – to that his has water, but not so much that the needs to be at .

法院判给他超过120万元的赔偿金,原定在三年内支付,但他只收到了30万元人民币。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在电影明星的母亲Liu 的舞蹈训练班上,她被诊断为脊髓损伤而没有骨折或脱口而出。

Luo Jing的女儿现在躺在北京Boai医院的一张医院床上,她的祖父带来了白皮书。

在同一个病房里,孩子有时会无忧无虑,但夜间从噩梦中醒来,迫使自己整天微笑,担心孩子的医疗费用和颠簸的未来。

仅在2021年,刘·格林(Liu)博士因背部疼痛而没有骨折或脱位的脊髓伤害,其中三个是完全受伤的。

(为了保护隐私,本文中的患者及其家人的名字都是假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