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要不要打狂犬病疫苗?会不会发病?

我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很多人都会问类似的问题:如果被猫(家猫或流浪猫)咬伤,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吗? 我会生病吗? 发病率有多高?

很多人都问过。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应该和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1. 猫会传播狂犬病病毒吗?

这是第一个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 2016年发布的《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明确指出,易患狂犬病的动物主要包括犬科动物、猫科动物和翼手目动物。 在全球范围内(全世界,不是我们国家),人类狂犬病99%是由狗引起的。 99%的数据可不是随便说的,是有数据证明的:Fooks AR、AC、DL等。 的和为的[J]. 。 2014,384(9951):1389-1399。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文档原文。

再次,目前的研究表明,啮齿动物(尤其是小型啮齿动物,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仓鼠等)和兔类动物(家兔和野兔)很少感染狂犬病,而且还没有发现证据这些动物会导致人类狂犬病。 因此,当你被老鼠或兔子咬伤时,不需要担心狂犬病,也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好吧,回到猫。

2016年版《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指出:我国狂犬病病例主要由犬类伤害引起,占90%以上,猫次之,约占5%,其他动物包括马、松鼠(这里有歧义,指南原文前后矛盾,我也贴出来给大家看看松鼠是否可以传播狂犬病病毒)、蝙蝠、猴子、獾等。

以“猫咬狂犬病”为关键词,在CNKI上搜索相关文献,可以看到:

你会看到,猫咬伤引起的狂犬病的例子还是有的,但是数量并不多,远远少于狂犬病引起的情况。

我专门查了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我们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19年狂犬病病例共290例,2020年共202例,2021年共157例……这十年……,病例数是几乎每年都在下降,而且2022年还没有结束。 我能查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月至6月),狂犬病病例共有58例。 当然,这些是登记和报告的病例数。 可能有少数没有去医院、没有挂号,但总体来看,我国狂犬病病例数逐年下降,预计今年病例数将不足100例。未来几年。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可以查数据)

官网无法查到每个病例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得知病毒是通过狗还是猫传播的。 不过,根据指南提供的发病概率(约5%),可以粗略估计,近几年每年都会发生10起猫咬伤事件。 外伤引起的狂犬病。 不过,能查到的案例,基本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近10年来,我没有发现任何被猫咬伤引起狂犬病的病例。 最早能​​找到的案例是2009年的一个案例:

病历信息:马里马格拉市一名7岁男童因“恐水、风湿、失语、发热、烦躁4天”入住永康市妇幼保健院。 孩子的左小腿一个月前加重。 这只猫被家猫咬伤了。 猫半个月前死了。 孩子被咬后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 孩子入院第四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本案的孩子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马里共和国,西非国家)。 他来到中国并在浙江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伤害人类的动物是猫。 更可怕的是,这只猫咬人后不久就死了,却没有引起重视。 如果他们对狂犬病有警惕性,懂得10天观察法(观察伤人的动物10天,如果10天内动物没有死亡迹象),如果动物死了,那么就不会出现狂犬病。 如果动物死亡,尽快接种疫苗(最好最规范的是观察和接种同时进行),孩子可能不会患狂犬病。

更早的案例发生在2006年:

病历:一名15岁男性患者,初中生,因“右背部疼痛、麻木、精神状态不佳2天”入住贵州省长顺人民医院。 患者家中有一只宠物猫,4个月大的猫抓伤了他的右手手背。 ,伤口在3天内自动愈合,但猫在1周后死亡。 我认为家养的猫没有受到认真对待。 入院后,患者全身紧张、抽搐、惊慌。 当晚,他出现了怕光、怕水、怕风等症状。 根据症状史诊断狂犬病。 一家人放弃治疗,在回家的路上去世。

该病例的潜伏期也为4个月。 如果家人看到猫很快就死了,就会提高警惕,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病人就不会生病或死亡。 所以,十天的观察方法还是很重要的。

2、十天观察法可靠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10天观察法。 被猫狗咬伤后,可以同时接种疫苗并观察(绝对不是观察10天才决定是否处理)。 如果被咬的猫狗10天后没有死亡,就说明它不携带病毒,被咬伤的人自然不会引起狂犬病,所以不需要再接种任何后续疫苗,所以不要别害怕。

为什么是10号呢? 因为病毒会先侵入大脑,然后进入唾液腺。 一旦病毒出现在唾液腺中,就意味着大脑已经被感染。 一旦大脑被感染,基本上会在5天内死亡,最晚不会超过10天。 故有观察人咬伤之说。 如果10天后动物还没有死亡,就说明它的大脑没有被感染,唾液腺更不可能有病毒,被咬伤的人也不会生病。 这是一个已经被多次验证过的科学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的《第一份狂犬病专家咨询报告》中提出了10天观察法的概念。在此后的十、二十年里,我们始终坚持10天观察法的科学正确性。

但在国内,10天观察法尚未被纳入权威教科书。 事实上,很早以前,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同10天观察法。 不过,由于国内大部分狗都没有接种疫苗,而且很多咬人的狗都不是家养狗,大家都认为如果再观察10天,就会面临严重后果。 困难重重,谁来抓狗? 谁来观察? 如果10天后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问题很多,所以虽然理论是正确的,但从未付诸实施。

2018年最新版《传染病》中关于狂犬病的介绍中,并没有提到10天观察法,更早的教科书当然也没有提到这个说法。

我能找到的最早出现10天观察法的文献是2016年发布的《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指南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都推荐采用10天观察法,但其还明确指出,“10天观察方法仅限于家养的狗、猫和雪貂,伤害人类的动物必须有两次有明确记录且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史。”

无论如何,10天观察法首次纳入中国指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如果您以前从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这次被狗或猫咬伤,应尽快清理伤口,然后按照疫苗接种流程注射疫苗(如果您能确定)说明你的狗是健康的,你不需要接种疫苗),同时观察咬人的狗或猫(如果是家养的狗或猫,可以观察10天)。 如果10天后狗狗还在,说明它很健康,接下来的2次注射就不用打了。 这就是所谓的在接种疫苗时观察狗。

因此,十天的观察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这不是我说的。 这是目前科学证据研究和国际权威指导文件所说的。 我学习了,分享给大家。

3.被猫咬伤了怎么办?

由于猫可能会传播狂犬病病毒,因此如果被猫抓伤或咬伤,应该小心,但不要过度害怕。

只有生病的猫(狂犬病)才会让您感染该病毒。 普通猫不会传染给人,所以被普通猫抓伤、咬伤,绝对不会感染狂犬病。 问题是,我们如何辨别这只猫是不是普通的猫呢?

一般来说,典型的狂犬病猫一定是狂躁、兴奋、寻找可咬的东西。 被这样一眼就能看出的病猫咬伤,我们不能大意。 我们必须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但问题是,有些患有这种疾病的猫可能并不那么典型。 猫可能只会表现出疲倦、毫无生气等,这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想到狂犬病,很容易掉以轻心。

是否接种疫苗取决于两个因素: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您过去是否已完全接种疫苗。

我们参考2018年发布的《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防治技术指南(试行)》解释:根据暴露情况(被狂犬病犬、疑似狂犬病犬或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伤等)不确定是否是狂犬病)暴露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上表讲的是第一次暴露,即第一次被猫或狗咬伤时如何处理。 为了安全起见,应根据伤口等级进行。 不要对疫苗接种含糊其辞。 毕竟是第一次被咬,打了疫苗就会安心一些。

但如果你能确定咬你的猫是正常的猫,那么你当然不需要接种疫苗。 例如,如果你的猫一直被养在家里,从未外出过,而且一直都很正常,那么你就可以确定它是一只正常的猫。 如果此时被它咬伤,则不需要接种疫苗。 观察十天。 如果十天内猫还活着,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再次验证这是一只正常的猫。

但如果咬你的猫是流浪猫,十天是没有办法观察的。 最安全的方法当然是遵循上表。 必要时接种疫苗,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 我相信不是疫苗接种就99%安全,但因为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100%,我还是担心。

好了,以上就是被猫狗第一次接触和第一次咬伤的方法。

如果这是您第二次被猫或狗咬伤或抓伤怎么办?

这称为重新曝光。

2018年北京指南指出:接种疫苗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 完全接种疫苗后六个月至一年内再次暴露的人应在第0天和第3天接种一剂疫苗; 并在 1-3 年内再次进行。 暴露者应在第 0、3 和 7 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暴露时间超过3年者,应再次全面接种疫苗。 另外,已经完全免疫的人再次接触时不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

简单来说,如果你以前被咬过,并且已经接种过疫苗(全程疫苗、5针法或4针法),那么当你再次被咬时,是否以及如何再次接种疫苗将如上安排。 无需一次注射 5 或 4 次。 不遵循上述建议肯定会造成疫苗的浪费。 不幸的是,现实中,有很多人不遵循上述操作,医生也不会问你以前是否这样做过。 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我只支付了5次注射的费用。 这绝对是不恰当的,应该予以纠正。 不过,这并不在李博士的能力范围之内。 我只能做科普,分享我学到的知识和政策。 事情已经失控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医生。 毕竟,患者自己有时也不知道自己被咬了多久,是否接种了充分的疫苗。 他可能说话比较混乱猫抓得狂犬病几乎为0,医生自然不敢不给你接种疫苗。 但即便如此,仍然掩盖不了疫苗滥用的严重现象。

关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指南中明确指出,只要接种完毕,以后被咬伤就不需要再注射免疫球蛋白。 无论你被咬多少次,你都永远不需要它。

一般来说,被猫咬伤的风险比被狗咬伤的风险要小得多。 基于目前全国一年有100多例狂犬病病例,未来可能会不到100例,其中猫占不到5%,那么这个概率还是很低的。 不要太害怕,尤其是已经接种完疫苗的人,不要惊慌。

我再给你一个小小的意见。 我个人认为猫占狂犬病约5%的说法过于激进。 这个数据过去可能存在,但现在可能性不高。 为什么? 因为关于猫咬伤引起的狂犬病的文献报道太少,尤其是近10年,我还没有找到相关的病例报告(国内)。 会不会有相关案例但其他人没有报道? 可能性不高。 毕竟,由猫咬伤引起的狂犬病是罕见且罕见的。 医生一旦遇到病例,肯定会想写一篇论文发表。 相关论文很少,只能说遇到的很少。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

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写文章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因为这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 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