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俗称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 可引起动物急性脑炎和周围神经炎症。 未获得疫苗免疫力的感染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疾病出现后,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通常的死亡原因是病毒破坏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最终因自主神经受损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广泛流行,病死率极高,几乎100%,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但只要及时接种疫苗,一般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来消灭病毒。
传染源
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猫抓得狂犬病几乎为0,都可以传播狂犬病。 被各种动物咬伤感染狂犬病的人比例为:狗咬伤占80.07%,猫咬伤占9.25%,狼咬伤占0.64%,狐狸咬伤占0.03%,农场动物咬伤占0.64%。
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除犬外,狂犬病也发生于猫、狼、狐、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大象、野兔、松鼠、老鼠和蝙蝠。 哺乳动物是高危人群,家禽不易感染,青蛙、海龟等冷血动物不会被感染。 (二)犬是主要传染源,控制犬狂犬病具有根本意义。
伤口处理方法
(1)及时就地(最好在被咬伤后几分钟内)清洗消毒伤口,对于预防狂犬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用3~5%肥皂水或0.1%氯蛋氨酸或清水彻底清洗。 对于较深的伤口,可使用注射器深入伤口进行注射并彻底清洁。 然后用75%乙醇消毒,再涂浓碘酊。 局部伤口治疗越早越好。 即使延误1~2天甚至3~4天,也不能忽视局部治疗。 如果此时伤口已结痂,应将痂除掉,并按上述方法处理。
(2)伤口不宜包扎或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量暴露。 如果伤口必须包扎和缝合(例如侵入大血管),应确保伤口已彻底清洁和消毒。 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尽快去医院诊治。
(3)最佳接种时间是被咬伤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因为一般来说,狂犬病疫苗诱导淋巴B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比狂犬病病毒繁殖和破坏的速度快。 ,所以即使病毒已经入侵,在攻击前接种疫苗仍然有效。
(4)对于一般咬伤,即轻微擦伤、抓伤或舔破皮肤而不出血,时间应为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此类推)、7注射1第14天和第30天各注射一瓶疫苗。对于严重咬伤,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外,第0天和第3天应注射双倍量的疫苗,并与第1天的疫苗同时注射。第0天,抗狂犬病血清(401U/kg体重)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1U/kg体重)局部浸润咬伤创面并肌注。 任何人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时,必须在疫苗注射全疗程后进行2至3次加强注射,即第15天、第75天或第10天、第20天、第90天加强注射整个注射过程后。 1 针。
(5)咬伤严重者,需在伤口周围及底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