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历史'6】电惊厥疗法于1938年由意大利神经精神病学家Uetti和Luei o Bini发明。 1940 年,弗里德曼等人。 将双侧电极替换为单侧电极,避开大脑的优势半球,并使用低电流刺激代替高电流刺激。 1941年,南美箭毒首次被用作治疗前的肌松药,将原本电惊厥时发生的严重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改为松弛性肌原纤维癫痫发作,从而扩大了治疗适应症范围。 Li于1944年提出的短脉冲电流减少了ECT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1951年,用更安全的去极化肌肉松弛剂氯化琥珀胆碱取代了南美箭毒。 1955年,将静脉诱导麻醉药物硫喷妥钠引入ECT中,以消除患者使用肌松剂后的呼吸困难感和对ECT的恐惧感。 至此,ECT技术已经变得安全、文明、完善,并成为现在ECT应用的标准技术,称为改良ECT(-ECT)或非惊厥ECT(Non-si veECT,NC-ECT)。 ECT 治疗惊厥现在称为传统电惊厥疗法 (TECT)。 最近,美国一些精神科医生提出了现代电休克疗法(M,MECT)的概念。 其意义不仅包括过去ECT治疗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新一代ECT治疗设备的使用以及ECT疗效的数值评价。 以及依托咪酯、异丙酚等现代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及多功能、多参数监测技术。
2.电休克治疗(ECT)的适应症。 电休克治疗(ECT)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抑郁、强烈自伤、自杀行为或明显自责、自罪; 极度兴奋、焦躁、冲动并伤害他人。 。 拒绝进食、抵抗并患有紧张性昏迷者; 难以控制、不耐受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 此外,ECT还用于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和神经症性呕吐等精神病。 简而言之,电休克治疗(ECT)的主要适应症是抑郁症,尤其是伴有严重自杀倾向、拒食或傀儡状态时。 它应该是首选。 其次是精神分裂症。 特别适用于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作者简介:李其斌(1971),男,主治医师,学历,研究方向:临床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 最后,还有狂热。 其功效与锂盐相当,起效速度也比锂盐快。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躁狂及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患者。 现代电休克治疗(MECT)的适应症已进一步扩大,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躁狂症仍是最常见的。 其他包括歇斯底里、昏迷和难治性神经症。 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特别是在控制急性精神病状态、躁动和抑郁方面。 在治疗某些特殊疾病,如药物性木僵、恶性综合征、伴有抑郁的帕金森病、氯氮平戒断引起的谵妄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徐丽珍等人的研究表明,传统电休克疗法(TECT)和现代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都有显着疗效。 TECT疗法起效更快,但总体临床疗效是双重的。 没有显着差异1。
3ECT不良反应、禁忌症及安全性 TECT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对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骨关节并发症的发生。 MECT大多引起肌痛、头痛、膈肌痉挛、短暂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可恢复性记忆障碍、吸入性肺炎、呼吸延长等严重不良反应。 TECT最大的不良反应是骨折和关节脱位电抽搐治疗,而MECT可以大大减少或避免这种不良反应。 TECT的不良反应明显比MECT严重。 TECT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头痛、头晕、肌肉酸痛等。 患者容易对TECT治疗产生恐惧,依从性差。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认为MECT没有绝对禁忌症。 MECT 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危险性最低的外科手术,比分娩危险性要小得多。 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以及心、脑、肺等监测技术应用条件下MECT的实施,风险已经降低到很低的限度。 临床上很少发生骨折、窒息等情况,因此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献表明,MECT“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来说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然而,近年来发现麻醉药和肌松药更可能是导致MECT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死亡的主要原因。 MECT目前使用的麻醉药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全身麻醉诱导剂,对呼吸和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心率和血压有影响,而对呼吸和循环也有抑制作用。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ECT本身的抽搐增加了心脏的收缩强度,从而使心率、血压、脑血灌注增加200%,糖和氧的代谢增加200%[1⋯]。 它还会对血脑屏障造成短暂损害。 功能崩溃,脑血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 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其原因可能与通电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抑制心脏活动有关。 FO LK 等人。 研究发现,MECT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发生率为0.11%),有麻醉问题、肌肉松弛剂、缺氧等,尤其是心血管问题。 除了引起血压显着升高之外,还可能引起心律改变,因此在选择治疗对象时要小心。 51万平方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