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美火车起火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引民众担忧

美国政府宣称“没问题”,中国留学生却:不少当地人去超市买纯净水

在距离事发地约70公里的匹兹堡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徐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地政府已向公众通报此次泄密影响有限,呼吁公众不要恐慌。 不过,有美国媒体认为,泄密造成的危害并非官方描述的“轻描淡写”。 一些美国媒体专家也认为,应仔细评估该事件造成的潜在健康危害。 当地民众已经陷入恐慌。 由于担心泄漏造成水污染,不少人开始抢着去超市购买纯净水。 一些超市甚至切断了纯净水的供应。

据外媒报道,泄漏事件发生后,美国环境保护局曾表示,美国人无需担心该事件引发的空气质量安全问题,但“闻到气味”仍有可能。 当地卫生机构和消防部门也建议当地人回家,但许多居民和专家仍然对泄漏感到担忧。 据当地一些媒体和非主流媒体报道,不少当地民众反映,泄漏事件发生以来,当地民众饲养的部分牲畜家禽开始发病。 一些居民表示,他们已经感到头痛和恶心。 美国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死鸡、死狗、死狐的照片。

专家:氯乙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肝功能,高浓度可直接致命。

一方面,美国官方机构正在努力消除泄密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恐慌情绪在当地民众中蔓延。 此次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氯乙烯危害有多大?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学佳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氯乙烯是一种化工原料,是合成氯乙烯的原料。聚氯乙烯。 该物质的急性毒性是麻醉作用。 当吸入量超过0.5%时,会出现头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症状。 一旦空气中含量达到20-40%,即可引起急性中毒,可能引起抽搐、神志不清或昏迷、瞳孔放大,严重时甚至死亡。 此前的研究和报告表明,长期接触浓度为100 ppm或更高的氯乙烯会导致雷诺氏综合症、指骨远端骨溶解和纤维化皮炎。 肝血管肉瘤是由于长年持续接触大量氯乙烯气体而发生的。 一般来说,氯乙烯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肝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属一级致癌物。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1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氯乙烯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 这种有毒气体一旦释放,首先会对大气造成危害。 ,通过呼吸系统影响人体健康。 浓度较高时,极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炎症或肺炎,甚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导致死亡。

据此前公开报道,氯乙烯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公布的120种1类致癌物之一。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官方网站显示,接触氯乙烯氯化物显着增加罕见肝癌(肝血管肉瘤)以及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脑肿瘤、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风险。 。 该机构表示,生产或使用氯乙烯的工人面临着通过吸入该化学品而受到影响的风险,而普通人群则可能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在日常环境中氯乙烯,生产乙烯基产品的工厂周围的空气中氯乙烯含量最高。 如果供水系统受到污染,淋浴、做饭或洗衣服时氯乙烯就会进入室内空气。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称,生产聚氯乙烯(PVC)、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单体(VCM)的工厂排放的氯乙烯可能会造成或加剧空气污染,甚至可能加剧空气污染。 氯乙烯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会导致死亡率或残疾增加、不可逆转的严重疾病。 尽管美国环保局随后更新了其综合风险信息系统中的毒理学概况和人类健康评估,并将该物质的危险因素评估降低了20倍,但仍然认为该物质对肝脏的影响较大。 警惕肝癌,预防其他组织可能诱发的癌症。

美国处理不当!专家:氯乙烯致畸致癌,沉淀会造成长期危害

除了刻意降低事件“热度”外,美方对泄密事件的处理方式也遭到了美国民众的批评。 美媒报道称,事故发生后,俄亥俄州应急管理部门6日对出轨的5节车厢内含有的有毒化学物质氯乙烯进行了“控制排放”。 放电过程中,车厢内起火,冒出浓烟危险。

对于此次事故的处理,丁学佳认为,针对氯乙烯泄漏或爆炸等情况,已有成熟的应急预案。 “当然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计划,需要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对症治疗。但从新闻报道的美国氯乙烯事故来看,他们的处理非常不科学。”

丁学佳指出,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对当地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将首当其冲。 氯乙烯在常温下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室温下微溶于水。 因此,一方面,释放的氯乙烯会沉降在河流、湖泊等低洼地区,进入当地水源,并通过饮用水进入人、畜、野生动物体内。 氯乙烯及其代谢物具有致畸和致癌作用。 影响是非常长期的。 另一方面,氯乙烯会扩散到空气中,在氧气和光照等条件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类似于光化学烟雾,产生氯化物、一氧化碳、甲酰氯、甲酸等有毒物质。 它本身和光化学产品会严重污染空气,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氯乙烯非常容易爆炸。 氯乙烯爆炸主要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除了污染空气外,还会形成酸雨。 “需要注意的是,氯乙烯爆炸不太可能像网上报道的那样产生二恶英,二恶英是聚氯乙烯降解产生的剧毒物质。”

马军也认为,美方此次的处理方式值得“研究”。 当地管理部门担心引发更大爆炸,希望加快事故处理进程。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很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 “氯乙烯燃烧后的产物是氯化氢,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 。 该物质在空气中挥发,例如形成小雾滴,人体吸入后可引起灼伤并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氯乙烯物质一旦进入土壤或水中,就更麻烦了。 在土壤或水中,氯乙烯挥发速度较慢,不易分解,容易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

专家:如果没有外部干预,危害可能会持续20年。 多年后当地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癌症患者。

事故发生后,有人认为该事故的危害性与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一样。 对于这一说法,马军认为,将这次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进行比较有点夸张,因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灾难,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物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持久的影响。 本次事故中大部分有毒物质可在空气中扩散挥发,且浓度将不断降低。 不过,这次事故仍然有很多值得担忧的地方。 例如,是否造成长期水污染以及对事故现场周围生物的影响等需要评估。 “这起事故确实比较严重,氯乙烯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长期监测。此外,本次事件暴露出的化学品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保障公众的权利问题事故发生后才知道也值得讨论。”

丁学佳认为,此次事故对当地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污染。 这种污染会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没有外部干预,它可能会持续20年甚至更长时间。 “当然,这个时间会随着距事故现场的距离逐渐缩短,但方圆十公里之内,在自然条件下,肯定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分解95%以上的氯乙烯。但影响对人来说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二十年只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幸运的是,这个时间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来缩短,比如释放可以分解氯乙烯的细菌。” 丁学佳说道。

俄亥俄州危化品专家西尔卡·贾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起事故相当于用化学品摧毁了一个小镇。 “当当地官员告诉人们他们可以回家时,我感到……非常惊讶。” 卡贾诺认为,未来5到20年,当地民众可能会出现大量癌症患者。 他敦促当地居民定期进行医疗检查,以监测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的影响。

对于美国专家的观点,丁学佳认为,如果不采取人工干预,很可能在多年后会出现大量癌症患者。 丁学佳指出,氯乙烯会溶于水,常温下约0.11g/100g,比空气密度还大。 很容易在低洼的河流、湖泊等地区定居并进入地下水系统。 而且,俄亥俄州的降水量也很多。 这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说,居住在当地的人们只要饮用或者使用地下水,就会长期接触到氯乙烯氯乙烯在人体内代谢非常缓慢,长期摄入会导致肝癌(肝血管肉瘤)。 ”

从全球角度来看,丁学佳认为,美国事故造成的污染问题不需要引起全球连锁的担忧和恐慌。 “如果要考虑负面影响,主要看美国政府和官方媒体处理此事的态度。”作为全球科技的标杆,美国在处理此类问题上树立了非常糟糕的榜样。重大事故,这无疑会给全球化工行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点击进入主题:

美国致癌物质氯乙烯泄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