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源性胆固醇VS胆固醇:有些食物富含胆固醇,如动物肝、肾、皮、各种脑、各种蛋黄等。 很多文章说根本不吃,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与饱和脂肪相比,食源性胆固醇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胆固醇仅占总量的30%左右,其余大部分由人体自身合成。 其中,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磷脂,而磷脂是HDL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适当摄入是合理的。 至于动物内脏,鸡鸭皮则应尽量避免,因为它除了含有胆固醇外,还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
2、脂肪VS胆固醇:脂肪主要有两大类,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 饮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合理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因此,如果LDL胆固醇水平过高,一定要避免吃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下图:肥猪肉、牛羊肉、香肠、奶油、黄油、含有酥油和猪油的产品(会缩短人的食欲的零食) )、蛋糕、饼干、棕榈油和椰子油。 但很多时候大家很难说不吃这些肉类降低胆固醇,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相对于传统的油炸,炒可以蒸、煮、烤等。 2)吃的时候肉类方面,可以选择脂肪含量比较低的部位、低脂乳制品或者植物性乳制品。 (椰子油和棕榈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但它们确实富含饱和脂肪,至于它们对身体是好还是坏,我们暂时不评论。)
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
在减少饱和脂肪摄入的同时,合理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如图:鱼类,特别是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坚果(腰果,杏仁,瓜子),牛油果,植物油(橄榄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等)。 这里必须强调合理摄入,因为这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虽然健康,但热量普遍较高。 如果吃得太多,你就会发胖。 大家都知道超重与各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一般建议坚果的摄入量为30克,每天一小把,每周钓鱼两次。
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坏”胆固醇的水平。 一些反式脂肪天然存在于动物产品中,例如肉类和乳制品。 人造反式脂肪酸广泛用于工业化食品,例如蛋糕、饼干和薯条。 所以尽量避免它。
3、膳食纤维VS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些高膳食纤维食物,富含β-葡聚糖,还可以减少肠道对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 营养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g,建议食用多种膳食纤维,如:全麦面包、燕麦、水果、蔬菜、土豆、糙米、各种豆类、坚果。
4、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些人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也高。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减少糖和酒精的摄入。 如果你能放弃甜食、果汁、啤酒和饮料,那就放弃吧。
5、生活习惯VS胆固醇:除了注意饮食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1)世界卫生组织等卫生组织建议18-64岁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2)低盐饮食,尤其是当血压已经很高或很严重时。 在低盐饮食中,很容易忽视已处理视频中的盐含量。 3)戒烟。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呈正相关。
6.药物VS胆固醇: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产生来降低血脂,但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改善。 只有当患者已经患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或者有上述家族史并且已经是高发人群时,医生才会建议使用药物。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最近我身边朋友的父母和亲戚时不时不幸患上心血管疾病。 本来想在网上找到一些更详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指南,还有注意事项之类的,发给老人家。 但要么写得很笼统,要么不太正确,所以我自己写了这篇笔记。 最烦人的是当我看到知乎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时。 也许是为了获得关注并与他人不同。 我断章取义,只删掉了想要害人的部分。 我不知道你是坏还是傻。 不会。懂得仔细阅读全文。 写这样的科普文章真的是昧良心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