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iles-Howes的讲座内容和研究文献,我们选择了八个方面进行拓展。
1.什么是人格障碍?
Giles-Howes 引用了 DSM-5 对人格障碍的定义:人格障碍是一种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的障碍,偏离文化期望,导致痛苦或功能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存在。 具体来说,他们在六个方面存在问题:工作、亲密关系、兴趣爱好,以及自我认知、与他人的关系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普通人群中,超过九分之一的人患有人格病理学。
贾尔斯-豪斯强调人格障碍的文化和功能方面。 人格障碍的诊断高度依赖于文化。 例如,新西兰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可能与中国不同。 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功能的障碍,也就是说,它不是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
人格障碍的诊断对于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诊断可以带来有效的治疗(例如,远离单纯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提供对预后的早期洞察。
人格障碍的维度和类别
Giles-Howes 认为,传统的类别模型正在被维度模型所取代。 事实上,人格领域的许多专家都认为DSM-4对人格障碍的分类并无用处,但他们尚未就达成更有用的人格障碍诊断模型达成共识。 相关文件如下:
虽然人格障碍的分类模型可能会逐渐被淘汰,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下图是“人格障碍停车场”图。 对于理解DSM中人格障碍的传统分类非常有帮助。 我们忍不住想与您分享:
Giles-Howes用一张简洁的表格清晰地呈现了大五人格、DSM人格障碍替代模型和ICD-11人格障碍诊断系统之间的异同。 具体对比如下:
在这三个人格评估体系中,有四个特质区域是一致的(神经质-消极情感-消极情感;外向性-冷漠-冷漠;宜人性-对抗性-反社会;责任心性-抑制解除-抑制解除),只有一个区域不对应:即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并没有体现在其他两个评估体系中(因为“开放性”仅用于评价正常人格); DSM-5(替代模型)中的“精神病”并没有反映在其他两个评估体系中; ICD-11中的“强迫性人格”并没有在其他两个系统中得到体现。 总体而言,不同评价体系的一致性相当高。
三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
人格障碍的患病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中国的数据为4.1%,美国的数据为7.6%,如下图所示:
下表显示了一些研究文献中的数据:
到二级卫生系统求助的患者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基本在50%,如下图所示:
(说起来,印度的数据这么差,这是不是人格障碍文化差异的最好说明?)
精神病中的人格障碍
一位学者发现,40%的人格障碍患者有精神病症状。 另一项研究发现,2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人格病理筛查。
抑郁和焦虑中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在抑郁和焦虑患者中很常见。 一项研究观察了 13,000 名抑郁症患者,发现其中 46% 患有人格障碍。
中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十分之九的抑郁症患者人格问题筛查呈阳性,其中54%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文献:Zheng Y, F, Hui L, et al. Co- of DSM-IV in Major in China: a of an in a . Front 2019; 10:1–9.)
抑郁症 如果您患有人格障碍,抑郁症治疗的效果将会减半。 因此,当抑郁症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时,就意味着他或她可能患有人格障碍,需要针对人格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酒精使用障碍中的人格障碍
该图表反映了酒精使用障碍诊断名称的演变:
Giles-Howes及其团队研究了人格障碍患者中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中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超过70%,而边缘人格患者中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紊乱率超过70%。 发病率超过50%。 与一般人群相比,酒精使用障碍中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可能性高出 1.5 倍,严重酒精使用障碍中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可能性高出 2.5 倍。
7生命历程中的稳定性和变化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大,七岁大”。 心理学家詹姆斯对性格也有这样的评价:“到了30岁,你的性格已经像石膏一样凝固了偏执型人格障碍,再也不会软化了。” 性格真的那么稳定吗? 研究发现这些观点仅部分正确。
从维度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人格特质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而分类视角无法展现这种关系,这也是分类模型会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下图展示了DSM-5(替代模型)中五个人格维度的生命历程趋势:
该表预测年龄是人格障碍康复的一个重要变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容易冲动、总是被痛苦折磨、习惯性对抗的人逐渐变得更加冷静、更加自制、越来越合作。 性别。 但问题是:对于经过几年治疗后病情好转的人格障碍患者来说,是治疗师的功劳还是时间的功劳? 也许你两者都需要。
消极情感、外向性、对抗性、去抑制这四个人格维度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好转,而“疏离感”的人格维度则随着人进入晚年后随着依恋对象的丧失而趋于增加。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老年人在失去关系后变得越来越偏执和喜怒无常。
生命全程的8种人格障碍治疗
人格障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谈话疗法而不是药物治疗。 贾尔斯-豪斯在一家特殊的人格障碍诊断和治疗机构进行谈话治疗。 他不需要服药。 四年的心理治疗可以带来显着的改善。 如果患者出现了心理危机,就需要使用药物来帮助他在短期内克服危机。 此外,如果合并其他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患者合并人格障碍,则可以针对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
Giles-Howes提醒大家,如果发现某种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改善,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共病人格障碍。
本文(见:同文)回顾了人格障碍的一些有效治疗方法,包括DBT(辩证行为疗法)、MBT(心智化疗法)、TFP(移情聚焦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DDP(动态解构疗法)疗法)、IPT(人际心理疗法)、SFT(图式聚焦疗法)等。其中DBT、MBT、TFP、IPT、SFT均有显着效果。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药物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效果尚不确定。 即使在危机情况下使用药物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其有效性也不确定。 (似乎没有任何文献研究支持药物在人格障碍中的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
参考:
贾尔斯-豪斯关于“人格障碍和人格障碍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全球患病率”的讲座内容
贾尔斯-豪斯、露丝、琼。 并在整个 . 以及,2020
贾尔斯、萨拉和詹姆斯。 州内,2021
其他与人格障碍相关的文章:
心理学:夸张与脆弱——病理性自恋的两种状态|Aaron L.教授《病理性自恋的评估与心理治疗》讲义
心理学:维度优于类别:John M.博士《人格的维度》讲座内容分享
心理学:早期诊断、早期干预——Carla Sharp教授讲座《青少年人格障碍》要点
心理学:去掉标签,防止污名化:Peter Tyrer教授《ICD-11人格障碍诊断标准》讲座要点
文:于林馨
排版:赵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