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
一、生长习性:
甜叶菊是双子叶植物科、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90~150cm,基部木质化,茎粗0.8~1.2cm,有初生分枝30~50个,次生分枝90~160个; 叶子对生,椭圆形菊糖,纸质,粗糙。 单株一年生植物有400~700片叶子,最多可达1200片。 甜菊叶含有甜菊甙、甜菊醇二糖、甜菊甙A和甜菊甙B,甜菊甙A、甜菊甙B、甜菊甙C、D、E、甜菊甙A、6-O-乙酰基氮杂胺。其中沸石花素、氮杂醇和沸石素的甜度约为甜菊糖的300倍。糖,而热量仅为白糖的1/300。 甜叶菊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 我国北方、南方均可种植。 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而北方可将根部藏窖越冬,翌年移栽种植。 栽培以肥沃、湿润、易排水、易灌溉的沙质壤土为宜。 甜叶菊根系浅,耐湿,怕干旱。 它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也能忍受-5℃的低温。 茎叶生长最佳时期为20-30℃。 甜叶菊是一种对光高度敏感的短日照植物。 临界日长为 12 小时。 因此,低纬度地区栽培它开花较早。 当植物上出现花蕾时,叶子中含有最高的菊糖苷。
甜叶菊
2、主要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甘蔗、甜菜等植物提取日常所用的白糖、红糖、葡萄糖等,这些糖类营养丰富,但热量也很高。 吃太多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儿童吃多了容易引起龋齿,成年人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和动脉硬化。 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这些糖的摄入量。 后来,人们采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了糖精,其甜度比糖高300-500倍,且不含热量,弥补了白糖的缺点。 但研究发现,糖精对人体也有不良影响。 长期食用糖精可能致癌,短期大量食用糖精可能直接导致中毒。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种称为木糖醇的甜味剂开始被用于食品中。 木糖醇是人体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体。 其甜度与蔗糖相似,但热量含量仅为普通食用糖的40%。 由于木糖醇在人体内无需胰岛素即可被细胞吸收,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 此外,木糖醇还具有一定的预防龋齿的作用。 但最近研究发现,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纠正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或改善临床症状。 吃太多木糖醇也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还可能导致腹泻等副作用。 在此前提下,甜叶菊的发现和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甜叶菊中菊粉含量较高,尤其是叶子的菊粉含量约为12%。 甜叶菊糖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300倍,而热量含量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 因此,食用甜叶菊糖不会使人发胖,特别适合肥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 因此,甜叶菊是目前优良的糖类经济作物。 长期饮用甜菊糖水还能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 可作为浸泡剂添加到酱油、腌瓜等酱料中,起防腐作用; 甜叶菊已开始取代糖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被誉为“时尚糖果”。
甜叶菊
3、生产状况:
甜叶菊能耐-5℃的低温,我国南北均可种植。 北方甜叶菊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移栽和采收三大环节。 育苗一般在塑料大棚内育苗,每10平方米苗床播种75~100克甜叶菊种子。 苗床甜叶菊苗密度为每平方米1000~1200株。 棚内温度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超过28摄氏度时应及时通风。 苗床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最佳苗龄为40至50天。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5℃时确定移栽期。 每亩移苗数1.0~1.0株。 15000株,最好采用65~70cm的大行距。 移栽方法是:人工或机械在垄上挖沟,浇足水,栽苗,覆土,封垄。 采收期:在含糖量最高的现蕾期进行。 北方甜叶菊的收获期通常在九月底霜冻来临前完成。 总体来说,甜叶菊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种植难度低。 甜叶菊的发现和利用较晚。 20世纪80年代,由于加工环节无力、流通不畅,甜叶菊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成熟,其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甜菊现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继甘蔗和甜菜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种糖源。 甜菊糖苷,从甜叶菊中提取,被誉为“天然糖精”,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行业。 其成本比蔗糖低50%以上,是当前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 我国目前人均食糖消费量(年)不足7公斤,与欧美人均40-60公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的消费已从单纯的甜味需求转向营养、保健、医疗。 向保健等多功能方向发展,甜叶菊的独特优势对人们极具吸引力。 到2005年,全球甜菊甜味剂市场需求量已增至200万吨以上。 这表明甜菊生产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前景。 近两年,我国整体甜菊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甜菊加工厂家因为没有足够的原料而无法扩大生产。 据调查,2006年甜叶菊干叶销售价格为6-9元/公斤,2007年甜叶菊干叶销售价格上涨至12元/公斤。正常情况下,一亩地可产约每季干叶200公斤。 在环境适宜的地区,每年可采收2-3季。 因此,每亩地至少能带来数千元的经济效益。 在适当的种植和管理条件下,其产量可达700公斤。 在这种情况下,每亩地的经济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可见甜叶菊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
甜叶菊
4、繁殖方法:
甜菊的传统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和种子栽培等。 由于甜叶菊原本是野生的、异花授粉的植物,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其后代已广泛分离,变异范围很大。 混合品种有大叶、小叶、厚叶、薄叶、晚熟、早熟、抗病等。 、非抗病、抗旱、不抗旱等类型。 如果用种子育苗,一方面无法稳定保护植物的优良性状; 另一方面,甜叶菊种子的出苗率较低,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率仅为60%-70%,而最终出苗率一般为30%。 而且,目前甜菊种子价格较高,数量有限,短期内很难利用种子进行大规模甜菊育种。 对于扦插、压条、分株等繁殖方式,由于种植甜叶菊的最后一步是收获其叶子和茎段,使用这些方法繁殖会消耗大量的甜菊原料,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比之下,在甜叶菊的规模化种植中,利用李昌晓研究员发明的非试管高效快速植物繁殖技术()无疑将加速甜叶菊的产业化进程。 甜叶菊快速繁殖技术已研发成功。 培养一叶甜叶菊,在适宜的条件下需要10天才能生根,40天左右即可形成幼苗。 传统的繁殖方法很难快速建立数万亩甜菊原料基地,且生产成本较高。 然而,在目前的甜菊市场中抢占先机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李昌晓发明的非试管高效快速植物繁殖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大规模甜菊工业化生产对优质苗木的需求,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和生产成本。 如果投资者投资2000万元种植甜叶菊,可以获得高达1亿元的高额回报。 对于甜叶菊来说,与组培繁殖技术相比,非试管高效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不仅能以几何级数高效繁殖,而且速度快、成苗率高、育苗后收获早、产量高; 它还具有投资成本低、产业化的优点,适合快速大规模建立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