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考试音频|历年真题|在线书籍|
|催眠教程|解梦教程|绘画疗法|心理分析|
温馨提示:请点击上方导航栏中的链接进入相关页面。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 一般人群中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数量尚不清楚。 他们很少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他们的配偶或同事陪同他们去治疗,他们往往会否认或捍卫自己的态度,使治疗师难以区分。 真相。 他们常常无法自拔,陷入难以言喻的痛苦之中。 据调查数据显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占精神障碍患者总数的5.8%。 由于此类人很少有自我意识并否认自己的偏执行为,因此实际情况可能会高于这个比例。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时,他很难改变。 当向外界寻求帮助时,很难长时间维持别人的指导,然后你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我经常尝试用各种方式引导自己,让自己摆脱困境,但这非常困难。 患病率为0.4~1.6%。 多见于男性。
原因
早早失恋
小时候,他生活在一个不被信任、经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中。 缺乏母爱常常被批评和否认。 单亲家庭更容易生出性格偏执的孩子!
挫折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生活的打击,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比如经常被侮辱或冤屈。
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标准极高,与自身的某些缺陷构成尖锐矛盾。 但他从来不公开承认自己的一些缺点。 比如,如果你个子不高,你的外表不突出,你的才华不突出等等,其实在你的意识深处,你因此而感到自卑。
异常情况
某些不寻常的情况也会让人变得偏执。 例如,没有学历的人讨厌别人谈论自己的学历,经济状况不佳的人避免谈论财务和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害怕别人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
临床表现
这种疾病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精神障碍总人数的5.8%。 实际情况可能会超出这个比例。 调查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多见于男性,且大多性格暴躁或外向。 固执、敏感多疑、警觉过度、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高估自己,觉得自己太重要,倾向于逃避客观性,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于敏感,受到质疑就会争论和诡辩,甚至可能冲动、好斗、好斗; 他们常常有某些被高估的想法、不安全感、不愉快和缺乏幽默感; 这些人常常保持警惕和紧张,寻找怀疑和偏见的理由,以及对他人的中立或善意的看法。 行动扭曲,采取敌对和蔑视态度,缺乏对形势脉络的正确评估; 容易产生病态嫉妒。 此类人一般能够自立,不会主动或被动地寻求医疗帮助。 他们通常出现在信访部门或法医精神病学检查中。
诊断与鉴别诊断
ICD-10F60.0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 对挫折和拒绝过于敏感;
(b) 容易长期积怨,即不愿意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
(c) 怀疑他人,并普遍倾向于将他人的无意或善意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蔑视;
(d) 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激进和顽固地捍卫个人权利;
(e) 对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极度怀疑和毫无根据的怀疑;
(f) 过于重视自己的倾向,表现为持续的自我参照态度;
(g) 毫无根据的成见,将与患者直接相关的事件和世界上的各种事情解释为“阴谋”。
包括:浮夸偏执、狂热、好诉讼和敏感偏执型人格障碍。
不包括:妄想症、精神分裂症
区分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偏执型精神病并不困难。 前者缺乏固定的妄想。 偏执型人格障碍中不存在幻觉和妄想。
疾病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性质和原因仍未解决,因此很难估计治疗的有效性。 Kraft(1965)回顾了有关治疗的信息并指出,即使是最严重的病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也可以得到改善。 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中,应消除无力感的悲观观,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纠正。
医疗
制定药物治疗计划时应检查患者是否有合并症。 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可以给予综合治疗。 可给予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对症治疗。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有益。 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们。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性格的缺陷,指出性格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建立自信、转变。 凭借自己的个性,遇到困难可以进行危机干预。 心理治疗偏执型人格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来访者的症状,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和病情,特别是对被压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无法释怀的情结进行领悟。并理解了。 通过自我洞察的获得,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和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缓解精神症状,促进人格成熟。 心理治疗的重点不仅仅是缓解精神症状,而只是提高患者对现实的心理适应,包括如何在内部处理自己的欲望和要求,调整超我的适当控制,应对现实。以更有效的方式接触外部世界。 要求。 即治疗范围应包括内在精神、人际关系、现实适应等。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人格的成熟。 因此,必须与患者协商治疗目的,并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治疗动机调整治疗的持续时间和范围。
认知行为疗法特别注重发展咨询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在咨询前期刻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咨询后期利用认知技术和行为实验直接挑战患者的偏执信念。 这种典型的策略有助于其他干预措施,并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降低警惕性,从而在咨询早期改善偏执症状。 咨询过程中,通过引导患者识别自动思维、用问题评估自动思维、布置作业、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处理焦虑和人际问题的能力。 发现对其他人目标和意图的更具体的认识,并提高对其他人观点的认识,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人际冲突的变化。 患者主要的“性格转变”发生在就诊结束时,各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认知改善法 由于患者对他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的建议,因此首先要与他建立信任关系。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沟通情感,向他充分介绍自己人格障碍的本质。 特点、危害及纠正方法,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地有改变自己性格缺陷的愿望。 这是进一步心理治疗的前提。
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患者的强烈警觉性和防御性是保护其安全所必需的核心信念的产物。 提高患者对情境问题的自我效能是可能的。 那么他就可以非常自信地处理周围人提出的问题,认识到强烈的警惕和防御是不必要的,部分降低他的警惕和防御表现,并大大减轻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更容易通过传统治疗。 认知治疗技术了解患者的认知,更有可能说服患者尝试另一种方式来处理人际冲突。 因此,首先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引导患者识别无意识的想法。 首先,识别患者在访谈期间产生的自动想法。 其次,引导患者通过回忆、想象、角色扮演或假设来识别访谈中遇到的困境或自己产生的自动想法。 识别患者自动想法的最佳时间是当咨询师在咨询期间注意到患者的情绪变化时。 对患者的言语或非言语暗示保持警惕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热认知”(hot)。 即访谈过程中出现的、与患者情绪变化相关的重要的自动思维和想象。 识别热门认知很重要,因为它们对于概念化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这些情绪化的想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使用问题来评估自动思维。 在引导自动思维、肯定其对人的重要性和麻烦、并确认其伴随的反应(情绪、生理和行为)后,咨询师会帮助患者对其进行评估。 然而,他并没有直接挑战病人的自动思维,原因有二:
首先,事先并不知道所有自动的想法是否都是扭曲的;
其次,直接挑战违反了认知治疗的基本原则,即协作原则:咨询师和患者共同检查自动思维,测试其有效性或有用性,并产生更具适应性的反应。 咨询师通常使用问题来指导患者。 提出有关自动思维的问题并具体说明它们,或者改变提问的方式以帮助获得更有效的见解。 首先询问想法的有效性,然后将焦点转移到患者的内隐信念上,最后提出开放式问题来评估提问的有效性并评估自动思维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案件
一、案例介绍
有一个18岁的男孩,刚上高中。 前半学期,由于同学互不认识,老师指定他为临时班长。 半学期后,他因与同学关系不好而被免去班长职务。 结果,学生怀疑是某同学在招惹老师。 他嫉妒自己的才华,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打压。 他对更换显示器感到不满,很委屈。 他认为同学和老师对他不公平。 指责他们、抱怨他们,经常为此与同学、老师发生矛盾,有时还起诉校长和家长,要求恢复他班长的职务,否则就威胁要起诉,伺机报复。 大家都耐心而细心地劝说他,但他总是不等别人说完就急忙为自己辩解,总是把大家对他的好话解读为恶意和敌意。 他如此蛮不讲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日益恶化。 到高中毕业时,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无法吸取教训、改正。 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2、案例分析
偏执型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完全纠正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形式的治疗都收效甚微。 原因是患者和精神科医生不愿意很好的合作。 病人总以为自己根本没有病,医生在胡言乱语。 因此,他总是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医生,怀疑医生,拒绝配合医生,让医生无法干预。 对待。 可见,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可拖延,而应在疾病早期把握有效的调整。 主要调整方法如下。
(一)自觉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家长和老师不要轻易责怪或侮辱年轻患者。 他们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经常沟通、互动,减少或避免负面刺激。 一旦发生争吵,周围的人应尽快散开,不要凑热闹,更不要争吵。 但大家可以齐声批评,让他们克制一下。 患者此时也应尽量告诫自己不要吵架。 让自己尽快离开,以免大惊小怪。 如果患者能够有意识地长期将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中,那么他的异常性格就会逐渐改善,甚至会有很大的改善。 因为,在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中,患者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很容易理解和信任他人,减少敏感和猜疑。
(2)学习自我暗示调整方法,逐步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 例如,默念“一个固执多疑的人,不利于与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因为他固执多疑,所以他不会听取同学和老师的任何意见。如果他只相信自己,他的同学和老师会觉得很难协商,因为他很固执,多疑,即使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同学和老师在情感上也会很难接受,而且有可能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你必须改掉自己固执多疑的缺点,保持谦虚,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积极了解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多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永远对你有帮助,有些观点很难理解,不要总以为自己比同学、老师强,要有能力,要知道有天有地,万万不可傲慢还是傲慢。 不要轻视同学和老师的意见,而是要向他们学习,同时,你必须相信他们。 永远不会有同学整天找你麻烦。 是的,不要整天怀疑一个人在搞什么阴谋,也不要轻易怀疑他,否则偏执型人格障碍,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后患。 所以,你一定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你的同学和老师,我相信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我自己……”如果有时间,最好每天默念一次。 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许多异常人格特征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明显改善。 对于这种自我暗示,首先要充分相信它的神奇功效。 最好在早晨、午休或睡前大脑皮层兴奋性较差的时候默念。 默诵过程中尽量发挥想象力,这样自我暗示的效果会更好。
(3)学会用自我分析来分析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 逐步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 例如,每当他对同学或老师产生敌对想法时,患者就应该分析自己是否陷入了“敌对心理”的漩涡中。 又比如,每当对同学、老师产生不信任时,患者就应该分析自己是否陷入了“信任危机”。 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提醒、警告自己,不要再沉浸在“自信”之中。 要知道,世界上除了坏人,还有好人、好朋友,对好人、好朋友应该有信任的态度。 同学、老师都是好人或者比较好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你不应该对他们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否则,你就会失去同学和老师的信任。 通过这种对非理性想法进行自我分析的方法,可以制止患者的偏执行为。 有时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偏执行为。 之后,要分析一下自己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不合理的观念,然后加以修改,防止下次再犯。
(4)如果上述方法不能立即见效,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补充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一定疗效。 如何使用必须遵循医生的指示。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最好结合上述的心理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