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考生紧张焦虑】
在苏州广济医院心理门诊,一名高考考生正在接受心理咨询。 该考生表示,自己是文科生,数学方面比较薄弱。 上了网课后,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很着急。
“这个时候他会感到有点沮丧,很焦虑,误以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下降了。” 苏州广济医院心理治疗师全欣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一个月来,有类似焦虑问题的考生体检数量明显增加。 南京脑科医院平均每天接待十余名高中生。
医生表示,除了部分有精神疾病问题的人外,大多数人都是担心考试不及格,往往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紧张盗汗、气短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下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带来的挫败感:“平时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自我管理能力差,都是老师管,老师基本都安排好。因为疫情,影响是,刚开始的时候,即使是在家上网课,他也没有把自己管理得那么好,所以当他面临高考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准备好,不擅长。更多的是这种紧张和焦虑。”
【可以尝试想象脱敏进行自我调节】
此外,高考推迟一个月对一些考生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烦躁和不安的感觉会导致睡眠问题,导致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对此,专家表示,面临重大挑战时,紧张、失眠是正常的心理压力,不宜过于重视。 如果反应强烈,可以尝试用心理学中的想象脱敏法进行自我调节。 也就是你越害怕某件事,你在想象中就越接触到它:“通过想象还原参加高考的过程,想象一下你是如何进入学校的,你是如何进入考场的,想象一下我们如何处理每个问题,那些简单的问题呢?通过想象,我们实际上多了一两次处理它的机会。”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缓解:“我们握紧拳头,用力挤压,默数6秒,然后迅速放松。这时候,我们可以一下子释放手中的紧张感,就可以了。”将会得到一些放松和快乐。” ”
【这几天保持稳定的作息和心态】
专家建议,未来几天,考生要“稳”每一个字。 首先是稳定的作息时间。 如果你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苏州心理医院,就不要做太多改变; 作息时间不规律的考生要根据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快速适应考试节奏。 二是要有稳定的心态,摒弃一些消极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很傻、自卑、担心生病等。
“你可以把自己置于当下,做此时此刻应该做的事情。” 精神科医生说道。
(江苏广播电视台·综合媒体新闻中心、苏州站、常州站记者王建华、史宾燕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