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真抑郁和假抑郁的区别

网友的女儿在家里一直备受宠爱。刚确诊抑郁时,除了父母极尽陪伴外,姑姑带着跨城看病,小姨国外寄礼物、接她度假,可谓全家总动员。

但是,女儿生病后的这一年多来,反而越来越闹,已经把家里的亲情都磨薄了。

现在连最疼爱她的小姨也在劝女儿的外婆要以自己身体为重,姑姑也撂话“不会再管她了”。

全家像被掏空了情绪油箱——治疗一年多,家人一直忍让照顾,然而女儿的表现却越来越糟糕,像是陷入了一个死结中。

网友已经快要到崩溃的临界值了,放话给上初中的女儿:“爱咋地咋滴吧,厌恶我们也好,恨我们也罢,真的无所谓了”。

网友用“作”来形容,显然是女儿的这种闹腾,更多的是把情绪转移到了家人身上。

评论区有人直言,这些都是假抑郁,真抑郁只会折磨自己,假抑郁才折磨旁人。

还有人现身说法举了个亲戚的例子:

他哥哥的女儿也因为抑郁症住过院。之后就属于一个旁人看起来“非常作”的状态:既不上班,也不干任何家务,会花八千多元买一件衣服,然后把头发烫成雄狮一样很夸张的样子,说她几句就要跳楼。

有一次,女儿又闹着要跳楼。她爸爸实在是没耐心了,就一把拉着女儿到窗前,直接让她跳,结果闹自杀的女儿反而被吓得惊叫。

再后来,哥哥的女儿重新找了工作,抑郁症没了,人也长胖了,每年还给长辈送礼物,人一下子就成熟了。

最后,网友也总结:有些人其实拿抑郁症当借口。

关于真抑郁还是假抑郁,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未经他人苦,无法直接下判断。

且谈谈我自身的经历吧。

我36了。

这两年网上关于抑郁症的讨论多了起来后,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原来以前的我,也有过躯体化的症状。

最初的我,是不善倾诉情绪的。

作为留守儿童,也没人倾诉。

小时候,即使生病了也不会说,直到两三天后变得严重,才会被家人发现,但是往往这个阶段,再熬一下,病气也就扛过去了。

尽管经历和网友的例子不一样,但是有个共同点就是,成长过程中缺乏了和家人的真正的沟通。

人是需要有情绪发泄出口的,哪怕对此毫无意识的孩童也是。如果做不到,那肯定会通过某种不正常的形式表达出来。

到了青春期阶段,我开始暴饮暴食,每次都是吃到吐为止。午休后的第一节课必定肚子疼,全身起鸡皮疙瘩,然后拉肚子。

偏偏那节课大部分时候都是语文课,每次举手要上厕所时的那种羞耻感,贯穿了我整个中学生涯,至今还能想起老师厌恶的眼光。

即便我成绩还不错,但至少那个语文老师不愿意主动去了解真相,他只会觉得我烦。

说明一下,这个事情只是我在阐述我的症状,语文老师的态度并不是我症状产生的原因。

初中时,我经常上课时突然情绪低落,然后低着头借着刘海的遮挡无声地哭,看着眼泪大颗大颗地滴落在课本上,任由它们打湿纸张。

我从没想过影响别人,也从没想过伤害自己。

直到,我遇到了一个同样的同桌。

在某一天里,我刚默默哭完,转头一看,那个女孩居然在用玻璃片划自己的手背和手腕!

那块玻璃片没有很尖锐的角,大概6、7毫米厚,她就用玻璃片的边缘一直磨着自己的皮肤,直到出现划痕,出现小血滴。

她说这样子不疼,血也不会流很多,反而会让她觉得很爽。

我让她给我分享了一块玻璃片,也试了几次,但效果不佳,并不能使我的糟糕情绪转移到那种痛感上。

于是自残行动就此作罢。

上高中时,离家远了一点,半年回一次,症状就改了一些,基本上不哭了。

但白天从早到晚都会胃疼,到了晚上,其实也不算失眠,因为每次都是我很困,可是我仍会强撑着不睡觉。

即使睡着了也是半梦半醒状态,梦自然都是噩梦。

长期干呕,吃药无效。

上课总是觉得无法集中精力,也没有像初中时那么游刃有余,成绩一落千丈。

最明显的感受是,有一次放暑假,我明明人好好的,结果一到要去学校补课的日子,就突然开始胃疼。

但即便这样,高中时我也从未认为我有病。

身边人也从未觉得我焦虑,因为我表现出来的性格一直都是大大咧咧的。

小学时,有个亲戚无意中说过这样一句玩笑话——

“拿那么多奖状,有什么用?又没人看!”

这大概也是真相,“作”也得有观众,有承受对象。

高中时,班上是有几个同学情绪有明显问题的。

有一个女孩子,很漂亮,但性格不算合群。她跟班主任说,她觉得她在哭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在笑她。我是在老师找我了解情况时,我才知道她天天哭。

她的家庭氛围好像也挺压抑,妈妈全职带她,管得特别严,经常她的日记。后来还是休学了,我上大学时她就结婚了。

还有个女孩子,作文写得很好,是那种新概念风,很迷郭敬明和韩寒。我知道她不对劲是因为我们当时租住在同一个院子。

每天晚上,她都会在屋子里对着她的妈妈破口大骂。骂的很脏,旧院子隔音不好,基本上周边人都听得很清楚。没过多久,就出了名。

白天若是见到她妈妈,你会从她脸上看到很明显的苦相。这大概就是网友说的那种“作”了,使劲折磨家人的“作”。

有一天半夜,我开着台灯强撑着不睡觉(那时我独居),听着院子里传来的骂娘声。

突然,她跑到我家门口使劲敲门。我赶紧把台灯关了,假装没人。

然而她却在门口大喊我的名字:“我知道你没睡,你开门,我就进来坐坐。”

我没办法,只好开门,但是很无奈,谁家半夜一两点了,会开门让人进来坐坐的。我俩虽然是同班同学,但在班里基本上没交集。

她一进门,就窜到了我的背后。我转过身,她又立马绕到我的后面。

总之,就是不许我面对她,但她想跟我聊聊。

于是,最后的情景就是,我坐在书桌前,开着台灯,面向墙壁,她坐在我身后两三米远的地方,望着我的后脑勺。

然后,她不停地说着一些琐碎的事情,我就找机会附和她,就这样聊到了天亮。

其实她这种奇怪的行为,我当时是有点害怕的,但还能忍。她妈妈也奇怪,女孩子大半夜离家出走,几个小时了也没见家长来找。

如今刷到这个帖子,也有点明白她家长的心情了。能“作”的孩子,会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印象。即便是破罐子罐摔的状态下,家长的潜意识里也更多的是相信娃是安全的。

还有个男孩子,我平时在班里跟他接触极少,属于很内向、特别沉默寡言的那一挂。

突然有一天,他就消失了。

再突然有一天,他又出现在了教室。

那时正好是上午第二节课的课间,很多人都趴在桌子上趁机补觉。

他站到了讲台上,使劲一拍桌子,把所有人都震醒了。睡眼蒙眬中,我看见他用手指着教室后排,说了几句没有前因后果的狠话后,就又跑出了教室。

一切很莫名其妙,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愤怒是因谁而起,但他就是因为这件事休学了。

直到最后,大家抽丝剥茧。原来事情起源于一次男孩子之间的玩笑。

有个男生打趣他,说他喜欢某某(同班女同学),他当时有点生气,可能无法消化这种情绪,于是连假都没请,直接就跑回了家。

我还要再讲另外一个男生,但话题会变得沉重。

因为他已经去世了。

我们那所学校,是个省重点。像我们这些学生,都是掐尖招来的。这就意味着你到了高中会有一个认知上的落差,你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他应该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对小孩的学习一直很看重,不像我们这些农村散养娃,家长不会那么快发现你成绩下滑。

高中的第一次月考,他没有考到前几名,很焦虑,怕爸爸骂,于是晚自习时,就一直在座位上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他当时的同桌被念烦了,回了一句“下次再考呗,总不能因为这一次没考好就去死吧!”

那天晚上,他就真的走了,没有回家……

我之所以知道这个对话,是因为后来的兜兜转转,到高三时,我跟这个男生的同桌成了新的同桌。同桌也因为这句话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后果,耿耿于怀了好几年。

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是14、5岁的青少年,刚上高中,认识不过一两月,根本没法判断在你面前的是“真抑郁”还是“假抑郁”。

可这件事也给我们一个警醒,有些话你听起来可能就像稻草一般,轻不可言。

但生命,是不可以去赌的。

我上大学后,或多或少意识到了点的自己情绪问题。

因为从大一开始,就会彻夜失眠,并且很容易陷进负面情绪。

但是我把失眠归结为水土不服(因为到了很远的地方读书)

但负面情绪什么理由都可以。

我常陷入一个情绪黑洞,浑身都很绝望,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能克制自己做不伤害自己的事情,但是就是很难走出这种负面阴影。

我只好不停哭,会默默哭个几天几夜,直到哭累到睡着。不能去栏杆边,一去就有想翻下去的冲动。

后来开始健身,打破现有的交际圈,就慢慢好了。

但还是会隔三差五做噩梦,频率大概是两个星期三四次。

这种情况在结婚后变好了。

但依然梦多,也因此养成了控梦的习惯。

一旦发现梦境开始往不好的方向走,就强制自己醒来,或者更改剧情。

一直到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控梦会导致神经衰弱。

于是我开始有意地制止自己这种行为。每当梦多的时候,我就吃几天小孩的维生素D3,结果真的睡得踏实多了。

最难的时候其实是在刚当上新手妈妈时。

因为从怀孕到生产,会经历一个激素水平的不稳定时期,很多情绪都会变得夸大。每一件你在意的事情,不管多小,可能都会成为压垮你的那根稻草。

小孩一岁前,我知道我情绪不对,经常会有想上楼顶的想法。但我仅仅只是想上去,我会控制自己只想到这里,不会继续往后想一些不好的。

事实是,我确实多次偷偷抱着小孩去过40多层的楼顶。到了楼顶,我就紧紧抱着娃站在楼顶中间,离围墙三四米。

然后看着落日,就这么看着。

看够了就下楼。

再后来,小孩过了三岁,我就没功夫想这些了。因为忙起来了,也稍微自由了点,不用再被娃无形地捆住。

娃大了点,完全可以把他当成最好的搭子了。不管是娃的教育,还是自己的成长,都得费心。

一切开始向上起来。

我以为我完全摆脱了情绪带来的困扰,成功蜕变了。

但就在去年的某一天,我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消失,只是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伺机而动。

那是一天早上,是小孩每天早上上学都很磨蹭。

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了火。

当我说完“你再不快点,我今天就不送你了”这句话后,我发现我那会真的送不了了。

我坐在椅子上,我十分确定当时我的身体各部位都是正常的,但就是有一股情绪堵着,阻止我站起来。

我知道只要我能站起来,就可以打破这种情况。但是我怎么都站不起来,不是我腿有问题,而是心理上,有一种对抗的力量。

我了快半个小时,才摆脱这种束缚。能动的时候,整个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

这大概是一种应激行为。

从那之后,我会有意识地去避免自己再次进入到类似情景。

也是从去年开始,我时不时地想起过去,开始重新思考记忆里那些留下印记的片段。

然后才恍然发现,那些长期困扰过我的一些东西,原来都算躯体化的表现。

至于引起这些情绪问题的原因,如果细细说来,那至少得再写四五篇文章了。

我在李现微博里存了几张他的打鸟图。

判断自己是装抑郁还是真抑郁

1、感受不到开心情绪,只会假笑(真正抑郁的人是没办法感受到开心情绪的,如果你还能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则代表你可能不是真抑郁)

2、假抑郁的情绪来的比较急(真抑郁往往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假抑郁的这种情绪则会来的比较急,比较快,可能因为某一件事就突然感到情绪低落了,这也是“假抑郁”。)

3、装抑郁的情绪波动会很大(如果是“装抑郁”,那么短期内的情绪波动会很大,喜怒哀乐依然会变现的非常明显。而真抑郁的话情绪会一直处于低落状态,没有波动!)

4、状态会很快就消失(假抑郁的情绪状态会很快就消失,而真抑郁的情绪就会一直存在。)

5、思考和思维不受影响(真抑郁的人会出现智力低下、思考问题会非常困难的情况,而装抑郁的人思考和思维不受影响)

6、食欲降低、体重下降,失眠(真抑郁的人会出现食欲降低、体重下降,失眠这些明显症状,而装抑郁的人则不会出现。)

如果你的内心真的很难受的话,那么还是建议去权威医院寻找医生的帮助吧!

真正的抑郁症,是这5个样子,不是的都是假抑郁!

真正的抑郁症,是下面的这5个样子,不是的都是假抑郁!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连起床、走路、吃饭、洗澡这些事情都做不到。

抑郁症的懒,是懒得做、没有力气做,身体感觉非常沉重,也动不了。不是懒着不想做,而是根本做不到。

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人变得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容易发脾气。

这个“笨”不是真的笨,而是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也变差,经常会突然性地发呆。

久而久之,反应会变得很慢,有的时候根本听不懂别人在讲些什么。

心慌心悸、浑身乏力、手抖脚软。

有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哭,甚至身体各个部位都出现疼痛感。

早醒、失眠、生活作息紊乱、睡得不好。

能量很低,就像一块废电池,充满电没几分钟就没电了。

那中医是如何看待抑郁症?又是如何治疗的呢?

我们把抑郁症叫做“郁症”,也就是肝气郁结的意思,治疗时,常以疏肝解郁为主,常用的中医方剂有:

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归脾汤等。

这些方剂都是为了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从而减轻肝郁气滞所引发的情绪低落、胃口下降、气血减少等症状。

用一则简单的医案,来和你们做更深一步的讲解。

患者罗先生,43岁,是一名老师,因为今年带高三毕业班,工作压力非常大,人也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慢慢出现了失眠、心烦、抑郁、焦虑的症状。

来就诊时,罗先生面色憔悴,情绪低迷,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把脉发现,脉象细弦如丝,观其舌象,舌质红赤,舌苔薄黄。

经过辨证分析,我认为罗先生的抑郁症,属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治疗应该疏肝解郁、清新安神、调和心肾。

柴胡、白芍、陈皮、川芎、香附、枳壳、黄连、肉桂、茯神、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

柴胡、白芍、陈皮、川芎、香附、枳壳共奏疏肝解郁之效,能够缓解肝气郁结带来的不适;

黄连、肉桂则清心火、温肾阳,调和心肾,使水火相济,心神得安;

茯神、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有助于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心烦等症状。

回去调理一个月后,患者情绪稳定了不少, 心烦的症状有所减轻,睡眠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我让他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

用户评论


日久见人心

这篇文章讲得很棒!我以前经常跟朋友说自己“抑郁”,但其实只是心情不好而已。现在终于明白真正的抑郁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疾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我也是这样的感觉,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说“我压力很大”,“我太抑郁了”,可实际上很多只是短暂的情绪波动,真抑郁症可是需要专业的帮助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对啊,有时候想想自己经历过的确实挺痛苦的,可是读起来,我的问题好像算不上真抑郁。感觉这篇博文让我了解到了真正的抑郁症究竟是怎么样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写的太棒了!我朋友一直说自己很抑郁,然后整天在家玩手机不干活。我才想起他要是在家躺着就别出去上学或者工作,那他真的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这篇文章的确很有帮助,让我对真抑郁和假抑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到真正的抑郁症需要专业治疗,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流行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以前一直以为抑郁就是难过而已,没想到还那么复杂。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有抑郁症状,应该马上咨询医生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我还从没认真想过真抑郁和假抑郁的区别呢。这篇文章让我对抑郁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谢作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但我更想了解一下专业的治疗方法,毕竟真抑郁症真的很可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虽然文章讲得很清楚,我还是觉得有点抽象。如果能有更具体的案例说明,效果会更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对某些人来说,真抑郁跟假抑郁之间的区别可能比较模糊。我个人觉得精神状态的变化和持续时间是关键因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把一些情绪波动归结为“抑郁”,其实这种情绪的轻微改变是很正常的。只有真正持续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时候才要慎重考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真的,别把 “抑郁” 这个词儿说的太轻松!真抑郁症可是需要专业的帮助才能克服的!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我最近总感觉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看这篇文章后,我也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抑郁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这篇博文很有意思,让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抑郁症新知识。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这个问题,不要把这种疾病当作一件小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不一定都能像网上说的“真抑郁”。我们更应该尊重彼此的情绪变化,而不是随意标签化他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这篇文章虽然很有用,但感觉还是针对比较轻度的抑郁症状。对于严重的精神疾病,可能需要更加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辨别真假抑郁,然后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不是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诊断结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这篇文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把“抑郁”说太轻?有时候情绪低落确实很正常,但持续影响生活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