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婚恋情感

网瘾标准【网瘾 标准】

大家好,网瘾标准【网瘾 标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网瘾标准【网瘾 标准】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如果小孩有叛逆不听话、网瘾、自卑自闭等表现,就认定是缺乏严格管教,认为只要不断经受挫折和考验,就能改变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听话顺从。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误区。因为人的行为表现往往与心理运行机制脱离不开。如果仅仅是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压力作用,即使出现行为转变的效果,却极易复发反弹,甚至可能诱发更加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瘾门诊的专家来为大家讲讲,该如何正确应对网络成瘾。

一、为什么会成瘾?

其实,成瘾不光存在于人类,动物也有成瘾,如老鼠偷酒喝等……

成瘾离不开大脑的内在运行机制,且有相应的结构基础来支撑它。我们大脑中海马内面呈哑铃形状的结构,就是成瘾的核心点,其腹侧被盖区是脑内多巴胺产生最集中的地方,然后运输到伏隔核。这里几乎与所有奖赏有关,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行为的,所有快感的产生都与这里有关联。

如果将此核团摧毁,就会吃饭没味道,不想谈恋爱,不想搞事业,一切索然无味……

当然,人类有心理社会活动,所以比一般动物复杂而高级,当心理社会因素与本能相结合,就会衍生出一些比动物更加复杂的行为,如趋利避害,寻求远比本能更高级和复杂的犒赏和快感等。

二、怎样才是成瘾?

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主要有六大特征,包括:

①成瘾者有做某种行为的强烈欲望,但其结果有害;

②如果控制不做,则紧张、焦虑情绪逐渐增加;

③一旦完成此行为,则紧张、焦虑情绪迅速、暂时得以缓解;

④过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实施此行为的欲望;

⑤外部、内部环境刺激可条件反射性引起此欲望;

⑥成瘾者希望能控制此行为,但屡屡失败。

判断成瘾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结果有害的。如果控制不做,就会越来越焦虑紧张,最后就会“决堤”。“决堤”后一旦再次完成成瘾行为,焦虑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但好景不长,之后又会无数次重来。

三、我是不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上网失控,强迫性地经常使用网络,沉迷于网上活动而难以摆脱,从而损害了个体的心身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组行为成瘾。有调查发现,中国大陆13~18岁的青少年中,有10.2%属于中度使用网络,0.6%属于严重上瘾。

下面就是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可以看看是否符合:

①对玩游戏的渴求(玩游戏的行为、回想玩游戏和期待玩游戏支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

②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易怒、焦虑、悲伤);

③耐受症状(需要玩的时间越来越长);

④无法控制要玩游戏的意图;

⑤因游戏而对其他爱好丧失兴趣;

⑥即使知道玩游戏的潜在危害仍难以停止;

⑦因玩游戏而向家人朋友撒谎;

⑧用游戏逃避问题或缓解负性情绪;

⑨玩游戏危害到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网络成瘾包含两条核心特征:一是成瘾者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玩游戏等,更重要的是忽略了现实生活,无法再承担以往的社会角色,也不再参与社会生活;二是成瘾者丧失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让网络游戏等完全支配了生活。

四、网络成瘾了该怎么办?

遗憾的是,目前针对网络成瘾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但业内普遍认为,当前针对网络成瘾采用综合治疗策略策略最为科学有效:首先启用药物治疗;其次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动机访谈、现实疗法、接受与承诺疗法、体育运动处方、心理剧、团体治疗、经颅磁刺激、VR治疗等。

这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28日正式成立的成瘾医学门诊,是省内首家专业门诊,可整合动机强化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治疗理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一站式多中心”的综合干预治疗服务。

另外,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什么是网瘾青少年?权威判定标准来了

网络的普及让网瘾青少年成为了一个新名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也逐渐互联网化,工作离不开电脑、走路吃饭离不开手机,难道大家都是网瘾青少年吗?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

南宁市民 蔡先生

像走路都看着手机,晚上睡觉也要玩,不看手机就睡不着啊,这种可能算上瘾吧。

大学生 张静

我是觉得像我这种就是一般拿着手机或者怎么玩的话,可能有一点自控能力或者别人监督的话,可能会有意地改善过来,然后像他们那种经常玩游戏或者是玩到废寝忘食的话,很难改变过来,所以我觉得他们才是网瘾患者。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中界定,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网络成瘾主要是人的心理上对于网络过度依赖,已经无法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的一种行为成瘾,但目前没有检查手段对于每个人的想法进行测量,所以很难确诊是否出现这种症状。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 唐仕杰

在行为成瘾的判断上会有很多主观的因素,我们就只能通过一些相对客观的指标,比如说使用网络的时间、使用网络造成的后果以及在不使用网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情况,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进行判断。

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比例接近10%,12至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目前,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治疗规范仍在制定之中。医生提醒各位家长,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往往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有关,一般而言在初期孩子会有心理状态的变化,需要家长注意。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 唐仕杰

发现了之后找到了问题能够解决自然是最好的,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多给一些陪伴,或者是说这样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就可以适当的把孩子的注意力适当地转移开,通过一些体育锻炼或者是培养一些其它的兴趣爱好,逐步逐步地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无限制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转移开来。

记者:徐宁 黄亮 通讯员:李亚娓

“网瘾”权威判定标准来了!这些事情家长要知道|预防网瘾①

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什么样的行为是网络成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其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

网瘾高发人群有哪些?网络成瘾的六大征兆是什么?如何预防网络成瘾?教育小微带你来了解↓↓↓

什么是网络成瘾?

根据《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国家卫健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比例接近10%。目前,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治疗规范仍在制定之中。

尽管网络成瘾治疗规范尚未发布,但陆林表示,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有关,临床治疗过度依赖网络的青少年焦虑、抑郁、多动症时,会按照相关治疗规范进行。一般而言,这些心理疾病得到改善后,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问题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对此,陆林指出,世卫组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使网络成瘾问题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甚至在治疗时能得到保险支持。他表示,网络成瘾不应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疾病,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网瘾高发人群有哪些?

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虽然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既往研究显示,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

孩子沉迷网络6大征兆

产生耐受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网会产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钟就满足了,之后却需要越来越长的时间时,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

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过去很喜欢踢足球、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或者喜欢爬树,现在却对诸如此类的事情丧失兴趣,而只喜欢花上几个小时玩上网,说明他可能已经对上网成瘾。

控制力下降

成瘾者通常控制力下降。如果父母强行不让他们玩上网,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表现,但不一定是成瘾表现。

撒谎

撒谎称自己没玩上网,偷偷将上网带进卧室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过欺瞒家人的方式让自己多玩一会上网,所有这些都是成瘾表现。

回避负面情绪

成瘾者往往借助药物或者某种活动和行为避免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玩上网的孩子如果回避悲痛、压力或者负面情绪可能是成瘾的一种表现。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和人打架或者和父母争吵之后便玩上网,说明他可能在用这种方式应对负面情绪。

成绩下降,失去朋友

失去重要朋友和学习成绩下降也是成瘾的表现。如果过度沉湎于上网,孩子的人际关系可能出现问题,失去朋友,同时学习成绩也会下降。上网成瘾的孩子会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

怎样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今年4月,教育部发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积极、快速行动起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信中还有“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一起学习↓↓↓

专家建议

家庭要成为预防

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1.每天花点儿时间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2.教孩子和他人交往的技巧,让孩子有3~5个好朋友;

3.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培养几项家人共同参加的运动;

4.把电脑放在客厅或书房,理智地支持孩子上网;

5.尽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网;

6.不要给孩子购买过于高级的手机,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

7.为孩子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把大目标简化成小目标;

8.找出孩子的优点,适时地表扬孩子的进步。

用户评论


无关风月

终于有人说出来了!我一直觉得现在的网络时代,很多人确实沉迷网络,已经到了影响生活的地步了。这篇文章总结的网瘾标准还是很到位的啊。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早日走出网瘾泥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我觉得网瘾的标准还是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来定义的,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笼统地判定所有人。毕竟每个人对网络的使用目的和时间需求都不一样。总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片面化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我本身就是个很爱玩游戏的玩家,看了这篇关于网瘾的文章之后感觉很有共鸣。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游戏世界,甚至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问题,控制好自己对网络的使用时间。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昂贵的背影

这篇文章说的太对了!我身边也有的朋友,简直就是手机上瘾,24小时都离不开手机。看到她这样子真的很难过,就怕有一天会因为网瘾而后悔。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定义的“网瘾”有点过于严苛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将所有使用网络过多的人归为网瘾者。也许是工作需求导致他们需要一直在线,也可能是他们通过网络寻求社交和娱乐。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人们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有一个亲人就是典型的网瘾患者,每天都沉迷在游戏世界里,完全不关心现实生活。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大家真的应该慎重对待网瘾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我觉得网瘾标准还需要更细致的划分,比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对网络使用时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网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让我对“网瘾”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的确,过度沉迷网络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赋流云

作为一个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我经常接触到各种新技术和最新的游戏设计理念。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到的网瘾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身边,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网络安全和用户健康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哈哈,我感觉自己有时候也符合“网瘾标准”,可是我真的喜欢上网啊!购物、社交、学习… 网路真是太方便了,不过还是要注意控制使用时间吧。感谢这篇文章的提醒~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这篇文章很有道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网瘾问题,鼓励更多人健康地使用网络。同时,也要帮助那些沉迷于网络的人走出泥潭,回归正常的生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羁绊你

我觉得网瘾的标准更应该考虑用户的个人情况,比如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等。不能简单粗暴地定义一个“标准”就来评判人们是否患有网瘾。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我支持这篇文章想要解决网瘾问题的努力!网络 addiction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理智,理性使用互联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我曾经因为网瘾而导致学业不进退步,还好家人及时发现并帮助我脱离网络沉迷,至今都深深感恩他们, 这篇文章也让我了解到网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_心抽搐到严重畸形っ°

这篇文章提醒大家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避免过度依赖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理性、健康的互联网使用习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我感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沉迷于网络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这让我感到很担忧。这篇文章的观点启发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网瘾的危害,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作为一名家长,我很担心孩子会沉迷游戏和网络聊天,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健康!感谢这篇文章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让我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互联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