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一个人久了会上瘾—一个人久了会上瘾下句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一个人久了会上瘾—一个人久了会上瘾下句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与人相处时,总会有一方主动,另一方处于被动的姿态。
就像你在追求喜欢的人一样。
谁先动了感情,谁就会下意识地付出,投入,在对方身上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在社交中也是如此。
你有求于人的时候,自然就会拿出自己的低姿态。
但是,当我们持续对他人好的时候,这种姿态就会持续下去。
对一个人好,会让你逐渐适应这种节奏,适应这种与对方相处的方式。
久而久之,对他好,就变成了上瘾的行为。
这在心理学上,可以用“贝勃定律”来解释。
心理学上有个贝勃定律,可以理解为:
当一个人持续经历相同的刺激后,再给予他相同的物质刺激,那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不足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比如: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一个月收入5K,你觉得很开心;
工作几年后,你月薪1万,你同样很开心。
可是,如果让你持续收入在1万,那么你的兴奋度就会降低。
有个故事:
一个男人每天下班途中,都会遇到一个乞丐。
第一天遇到乞丐的时候,男人给了他10块钱;第二次遇到的时候,男人又给了他10块钱。
时间久了,乞丐对这个男人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也习惯了男人给予他的10块钱。
有一天,男人身上没有零钱,只剩下5块钱。
当他把5块钱给乞丐后,乞丐一脸不爽地质问他:“为什么今天只给我5块钱?”
你们看,当你对一个人的付出和给予,保持在同样的频率;一旦你有所降低,对方就会忘掉你的好,念叨你的不好。
而反过来分析:
男人第一次给乞丐10块钱的时候,他获得了感恩,感激,自我的内心也获得了某种救赎。
毕竟,当一个人做好事之后,内心的成就感足以让他的心灵宁静,平和。
于是,他每一次见到乞丐,都会下意识地给予对方。
既然有了第一次,当然会有第二次。
只要他能一直见到那个乞丐,就会一直给予。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叫“执念”的东西存在。
什么是执念?
执着,念头。
在爱情中,一个人的执念就是:
我爱你,就会一直对你好,一如既往,从一而终。
在为爱人付出的过程中,就增加了我们在对方身上投入的成本;付出的成本越高,对方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越高。
就像《小王子》中的小王子与玫瑰。
难道因为那朵玫瑰花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的确,玫瑰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那是小王子花费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花费了无数的精力与爱,才将玫瑰花培育出来的。
这世上纵然有千千万万朵玫瑰花,但那又如何?
在小王子的眼里,都不如他的那一朵玫瑰花珍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当我们为对方付出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默默地接受这个事实,并且逐渐养成一种习惯。
在对方心里,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我们就该扮演这个角色。
时间久了,在我们自己心里也会产生类似的错觉:“我对你好,所以才喜欢你;因为喜欢你,所以你值得我对你好。”
因此,你为一个人付出越多,对一个人越好,那么你就越不愿意轻易舍弃这段感情。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是你付出了就会得到同等的回报。
事实上,多数时候你的付出,都不能得到同样的回馈。
在爱情中,有先后顺序。
谁先爱上对方,谁付出的就越多;但毫无底线的付出,只会让对方不珍惜你的好。
在人际交往中,付出同样应该有“分寸感”。
过度热情,对别人太好,会让你养成“讨好型人格”。
跟别人相处时,失去了主动权,也就意味着你在这关系里始终处于下风。
对一个人好可以,但应该建立在不伤害自己的基础上。
你觉得,对一个人好会上瘾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人活到极致,孤独成瘾
网上有个问题:“孤独到极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面有一个很扎心的评论:“当一个人感觉到孤独的时候,他会有些烦躁;而当一个人生活在孤独里时,他只会觉得这很平常。”
从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孤独,到在孤独的边缘徘徊,最后再到和孤独和谐相处,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成长。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路上孤独的旅客,一程山水,一个人;一段故事,一个懂。
当我们,独自数遍人生路上的公路牌,才能在孤独中寻到不一样的风景。
发小青青讲过一段自己的经历。
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大部分都去了一线城市工作,她也跟风去了北京工作。
可北京实在太大了,大到她一起去的几个同学即使同在一个城市,也很难见上一面。
她在北京五年,搬了五次家。
从最初的五环之外,搬到了后来的三环之内;从最初的地下室,搬到了小区里的隔断房,每一次搬家,她都是一个人。
为了省钱,她从来不敢叫搬家公司,都是一个人扛着大包小包,灰头土脸地钻进地铁里,往来几次才能搬完。
她说,第一次搬家的时候,由于新租的那个地方不太熟悉,出了地铁口,她就彻底迷路了。
最让她崩溃的是,手机导航一直显示“目的地就在附近”,可她就是找不到。
她把东西南北走了个遍,也没能找到自己新租的房子在哪儿。
万般无奈之下,她不顾形象地坐在路边哭了起来。
最后,还是给房东打了电话,房东骂骂咧咧地把她带到了新租的楼下。
在北京的这几年里,她尝遍了所有的孤独: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坐地铁,一个人过生日,一个人去医院打点滴……
她调侃自己是大海里孤独的鱼,游来游去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岸。
人总是越长大,越孤独。
小时候,摔倒了有人扶,委屈了有人哄,流泪了有人擦;
长大后,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连自身都难保,哪有人会时时刻刻陪在你的身边,关心你的冷暖,体谅你的不快,为你遮风挡雨?
所有的委屈,仅自己可见;所有的孤独,靠自己消解。
特别喜欢一段话:“你总要一个人,尝遍所有的孤独,才能真正照见自己的内心,和孤独更好地相依为命。”
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孤独地来,孤独地走。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终究只会是一个人,品着孤独往前走。
看过这样一段话:“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
人在经历孤独的时候,或许眼前一片迷茫。但真正熬过去了,才会发现,孤独给予我们无论什么体验,其实都在教会我们成长。
知乎网友@小隐讲过一个故事。
小隐是会计专业毕业,因为是专科,找工作的时候处处碰壁。
后来,她去了一家公司做收银,做着风险不算低,但不需要什么技能的工作。
为了提升学历,她在工作之余,报了成人自考。
白天上班,晚上她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学习。
别人出去逛街的时候,她在看书;别人刷剧的时候,她在做题。别人毕业之后,和学习彻底说了再见,而她为了自己的梦想,甘愿独自坐冷板凳。
最开始,她也感到孤独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到最后能不能得到回报。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坚持,她越觉得自己心态在慢慢地变化。
哪怕这条路再艰难,路上再孤独,她也愿意再往前走一步试试,万一真的实现了梦想呢?
就这样,她一个人熬过了三个年头,终于取得本科毕业证。
又过了两年,她考取了中级会计职称,成功跳槽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她说,总觉得那个过程很难熬,熬过来了才发现,是当时那种孤独感,加速了自己的成长。
很赞同一段话:“唯有孤独的人才强大,等你熬过了所有的苦,就会遇见所有的甜。”
孤独,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或许它让你恼过、怒过、抗拒过。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孤独中,才能更加专注地做自己。
你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自己打磨成喜欢的模样,这是任何形式的热闹,都无法带给我们的财富。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都是从孤独中来。
“现在的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这是文学大师木心曾说过的一段话,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孤独的清醒。
1950年,23岁的木心,毅然辞掉杭州第一高中的工作,哪怕这份工作待遇很好,有免费的大房间住,甚至一开门就是游泳池,他也毫不留恋。
因为,木心的心里很清楚,过于喧嚣的环境,不利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甚至清冷的环境。
他带了少量日常用品和两大箱子书,便去了莫干山。
终日与书为伴,沉浸在写文章和画画的乐趣里。别人看到的是他的孤独,而他享受的是自己内心的安宁。
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孤独中创作。
在他的书桌上,贴着福楼拜的一段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他把自己一个人放进艺术这个“大口袋”里,选择只与艺术为伴,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也是一种对艺术的坚持。
隐居6年,他带着厚厚的书稿,和无数张画作,离开了莫干山。
人活于世,无论我们跻身多少繁华之地,都抵不过内心片刻的孤独感。
喧嚣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而孤独却能让人看清自己的心,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史铁生曾说过:“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置身于孤独之中,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向内探寻,才能真正摒弃外界的干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不得不承认,越是孤独的人,反而越是清醒。
陈果曾说:“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孤独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圆融的高贵。”
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精神才算完全自由,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尽管“孤独”一词,带有一点“只可远观”的冷清感。
但也正是经历过孤独,品尝过孤独,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孤独的意义:并非孤而寡淡,而是孤而丰盈。
人活到极致,孤独成瘾。
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学会和自己相处,孤独而清醒地过好这一生!
作者| 看花回,一个寡言,但心里有一片海的人!
图片| 视觉中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浮世繁华
我也是这样啊!一个人的时候总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些想都不敢想的尝试和活动,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还会觉得这样挺好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这篇文章说的太对了!我最近这段时间都是一个人住,虽然会有点孤单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享受这份宁静和自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我觉得一个人相处其实也是一种成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有人说孤独是黑暗,但我认为孤独也可以是光辉的。在独自的空间里,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去思考、去探索,更深层的了解自己,我承认我现在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这观点我很认同,不过要明白“一人”和“孤单”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啊。真想体验一些不同的人生状态可以多结交朋友,不要把“一人久了会上瘾”当成一种消极的态度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说一个人久了会上瘾倒也有些道理,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独处,在家裡听着音乐、看书或做点手工,感觉比社交还要轻松快乐多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视角有点片面,把“一人”看成一种被动的状态。一个人久了也许会让人更加独立自主,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不是沦为瘾。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身影
我以前一直认为单身是一种煎熬,害怕成为孤独的人。但现在却越来越喜欢独自相处,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都不会觉得boring了。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我倒觉得这篇文章说的有点夸张,一個人久了不一定会上瘾的啊!关键是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要保持积极心態,找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做,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夜晟洛
我始终明白一个人是很舒服的日子,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用担心别人的干扰或想法,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不少思考。也许一个人久了真的会让人更加沉稳,也更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因为你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中每一点细节上,而不是被外界的嘈杂声淹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我不是很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我觉得一个人久了可能会有寂寞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会上瘾”。其实,一个人相处是需要磨炼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的,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坚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我平时喜欢独自旅行,享受旅途中的宁静和自由。一个人探索新的地方,体验不同的文化,总能让我收获很多思考和感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美妙的生活方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_倥絔
有人说孤独是黑暗,但我却觉得孤独可以让你更清晰地看见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地去面对自己,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我觉得一个人久了会提升你的自我意识,你会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而不是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这种独立和自信,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状态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我认同这篇文章的主旨,独处能让你找到真正的自由,感受生活的节奏,也可以让自己在安静的环境里做一些想做的事,享受这份难得的平静。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一个人久了确实会让人觉得“不一样”。你会更加珍惜与亲朋好友之间的相处,也会变得更加懂得感恩和包容。这种改变或许是人生的一种机遇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它让我重新思考了关于“独处”的定义。其实,“一个人久了会上瘾”不是一种消极的现象,而是一种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方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独角戏°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个人相处也或许能让你得到片刻的平静,放松身心,享受难得的宁静时光。也许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感觉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