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小涛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面容清瘦身材单薄,性格内向,文静而腼腆,说起话来唯唯诺诺的小男孩,通过细致的问诊了解到,孩子的焦虑情绪和厌学表现仅仅是表面的症状而已,结合专业的心理测试深入分析,目前不但焦虑症状突出,而且存在明显的抑症状,比如失眠,脑子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专注,身体容易疲劳和各种躯体不适,情绪低落,内心自卑,甚至有过轻生念头。
已经出现轻到中度的抑郁发作,针对小涛的病情特点优化治疗方案,通过心理疏导并辅以药物抗焦虑抗抑郁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到消极情绪明显改善,各种身体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重拾信心能够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病例2,小盈,13岁女孩,某重点双语学校初一学生,父母隐晦地告诉医生,孩子因压力大2周前开始出现心烦,身体不适头痛,一到学校课堂上就左立不安,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特不好时拿尖锐的东西划手腕,回家以后上述症状能减轻不少。
通过检查和问诊,承认利器划手腕的目的是缓解心烦症状,除了存在焦虑,查出明显的抑郁症状,如心情高兴不起来,有时悲观有轻生念头,兴趣缺乏,思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不够专注,精力不足,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经分析小盈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中升入快班后学习排名落后,来自于家长和外界的压力增加,加之自我要求偏高,导致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在充分了解孩子的症状和病情后,家人积极配合医生,辅导孩子调整生活学习模式,同时联合一定的药物系统治疗,6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以上两例均以焦虑症状就诊而诊断抑郁症的病例。那到底什么是抑郁症?赵芳全表示,抑郁症是指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的心境改变,心境变化可以从轻度的情绪低落发展到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轻生观念和自杀行为,可以出现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据了解,抑郁症状的核心症状:表现为心境和情绪低落,悲观,无助或无用感,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对以前喜欢的事物缺乏兴趣,不能在活动中获得乐趣;抑郁症状的心理症状:包括焦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损害症状,认知歪曲是对对各种事物做出悲观的解释,焦虑症状常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伴发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抑郁症状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情绪晨重暮轻节律变化,以及不典型的躯体症状如头痛,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赵芳全称,上述症状时间上超过2周,造成患者本人痛苦或社会功能受损,有效排除其他障碍后就能够明确诊断为抑郁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抑郁症的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更加低龄化,因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日益增加,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远离病魔困扰,除了个体对患病进行有效的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更大的意义。到底哪些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消除负面情绪?
“认清心理健康的基础是身体健康”赵芳全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合理安排饮食,适量运动,做好个人防护,这都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学会放松与平静,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提高做事效率,过度的恐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放松是应对压力的最好方式,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令自己感到愉悦的清单并执行它,从而释放情绪压力。并要学会接纳负面情绪,多与他人沟通,合理将情绪表达出来,相信权威建议,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
赵芳全称,发现自己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或者出现无法自我排解的负面情绪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避免被情绪控制,如果问题严重不要任由为题发展,可以求助心理医生,寻求专业协助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有多少抑郁焦虑症患者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我自己曾经患过很长时间的抑郁症和强迫症,总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好像这世界所有好的东西都需要属于自己。
可自身等级明明只有3级却有10级的傲气心气比任何人都高做事好高骛远,总以为可以不劳而获,可是又怎么会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而最终结果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后来自己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后发现有很多心理问题的人都喜欢好高骛远。
那么究竟为何心理不健康的人会这样呢?今天给大家总结几点:
就像这张图一样,很多神经症患者都希望自己是无所不能,甚至必须比大部分人都好,只要做不到自己就会产生各种症状。
比如ta会夸大自己的能力以及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有些抑郁症应该是很容易体会到的,比如有些人总觉得他人在关注他,认为自己被他人瞧不起,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军,这就是自我中心。
他们的心中认为只有自己必须比大部分人牛逼才行,成为一个普通人是一件极其丢人的事情。
当一个人出现自恋过度的情况后,除了自我中心以外还会有多种表现,比如对赞美成瘾。
他们需要别人无时无刻夸赞自己,如果得不到回应和夸赞就会非常失落。
其次他们还会对他人产生不合理期待,比如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无条件顺从自己,一旦这种愿望无法满足就会出现愤怒,这也就是“自恋性暴怒”。
所以这些自恋不能满足,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心理症状了。
很多神经症患者总是羡慕他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他们看不到成功人背后心酸的一面。
对「完美主义」这个词,大家多数还是持赞赏的态度,很少有人将其和「病态」一词联系起来。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完美的形象是从出生就存在的,在人的潜意识中有一个完美的范型或是模型,它推动我们走向完美。
随着近两年心理学名词的科普,人们逐渐开始理解像”抑郁“、”躁狂”的痛苦,其实这些痛苦往往都是内心对自己过高要求导致,然后人们会更加夸赞他们的「完美主义」特质,并无法理解完美主义会给对方带来痛苦和身体上的负担。这也就导致顺应不良型完美主义的人们很难在社群中寻找帮助。
而且这些「病态完美主义者」因在社会频繁被夸赞,甚至自己就觉察不出问题,于是背负着更重的包袱。
可一般完美主义者内心是“匮乏”的,内心匮乏的人往往不能很好调节自我,内心偏僵硬,所以对失败非常恐惧和敏感。
要知道,没人是可以一直成功和完美的,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时,自我瞬间崩溃,自然成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
完美是优秀的敌人。追求卓越没有错,但是苛求完美就会带来麻烦,消耗精力,浪费时间。关键是找到平衡点。
心理学家说,完美主义者被内心的负面动机推动着,这种动机试图避免来自父母的责备、拒绝和批评。
我们知道和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相处是非常讨厌的,但他们往往早年也是被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父母熏陶出来的。
常常可以听到他们说:「你觉得我不能完成我的目标,我该是个,对吧?」
因为临床发现,这样的孩子小时候是被父母更高期待养育出来的,他们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瑕疵,所以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在讨厌他们的同时,也要觉察到他们的可怜。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他甚至可能是一个害羞的人,不敢面对世界,人际交往有问题,因为他觉得别人要认为他是完美的才会接受他。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下一篇文章来告诉你!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好了,关于抑郁 焦虑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用户评论
肆忌
我最近也深受失眠和焦虑困扰,每天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丶一切都无所谓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不会被情绪控制,但现实却给我的脸一巴掌!抑郁症的阴影挥之不去,我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找不到唯一的出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这篇博文写的真好,精准地描述了我们这些抑郁焦虑者内心的状态。让我感觉自己并不孤单,还有其他人理解我的感受,这真的太重要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我是从朋友的介绍看到的这条博文,他最近刚好过得不太好。说实话,我之前对抑郁焦虑这类问题不太了解,但现在看这篇博文后,我开始重视它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很多人说自己压力大就是抑郁或焦虑,我觉得这有些夸张。偶尔感到沮丧、焦慮是很正常的,只要做好调整就能恢复状态。过度强调这些情绪可能会让人更加不安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别以为抑郁和焦虑只是“心里不舒服”这么简单的事情! 它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大!一旦陷入深渊,想要爬出来简直就像在翻山越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我最近开始定期运动,每天坚持跑步,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好,情绪也慢慢变得积极起来。其实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心口难开
对于抑郁和焦虑,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不要讳疾忌医!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抑郁而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这件事让我深感悲痛,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学习一些放松技巧,例如冥想、瑜伽,也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找到让你放松的爱好也很重要,比如听音乐、阅读、散步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抑郁和焦虑这种情绪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意志力就能克服的。一定要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去寻求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我一直以为只有成年人会出现抑郁焦虑的问题,但现在看来,青少年也是容易受到这些情绪困扰的群体。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悸╰つ
看了这篇帖子后,我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其实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真正地放松休息。以后一定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疾病,它需要治疗!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去寻求帮助,专业的医生可以给你带来希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们应该把抑郁和焦虑这种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讨论,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它,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放松身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一些认知模式也会导致抑郁焦虑的情绪出现。例如过度悲观、自责等等。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得开心快乐!不要让抑郁和焦虑成为你的人生阴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