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糖
于是第二天,我便满怀期待地去厕所看我的“结果”。如今,蛔虫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何蛔虫病在短短几年内就消失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小孩头疼是蛔虫病吗?
蛔虫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线虫病,属于无脊椎动物,多发生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蛔虫体形似蚯蚓,长约15-35厘米,呈灰白色,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正常情况下,蛔虫靠附着在人体小肠内,吸收人体营养物质生存。
肠道内的蛔虫寄生虫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8亿至12亿人患此病,每年死亡率达6万,其中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蛔虫病在非洲等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仍然存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蛔虫附着在人体上呢?答案是蛔虫卵,只有受精后的蛔虫卵才会在人体引起感染。
蛔虫卵结构
蛔虫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尤为明显,尤其是儿童。感染蛔虫的儿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由于蛔虫靠吸收人体营养物质存活,严重者会导致儿童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大量的蛔虫还可能引起腹部绞痛、肠梗阻,引发消化道疾病。民间甚至有传说肠道蛔虫,蛔虫可能钻入人的脑部,引发脑膜炎等疾病。
蛔虫感染症状
那么,究竟是什么药物使得蛔虫病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呢?
宝塔糖的出现与消失
20世纪50年代宝塔糖的出现,大大控制了蛔虫病的复发。宝塔糖因形状像三角圆塔而得名,有粉色、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口味酸甜适中,是很多孩子甜蜜的回忆。我们吃宝塔糖的时候,里面的成分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无法附着在我们的肠壁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蛔虫的生活周期
宝塔糖作为一种驱虫药,其中的成分是从菊科植物青蒿中提取的。青蒿是一种特有的药材,只生长在北极圈,又被称为“山路蒿”。1952年以前,我国生产的宝塔糖原料一直依赖从前苏联进口。后来,作为前苏联对华援助项目,我国第一批20克青蒿种子就是从前苏联带回中国的。
蛔蒿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为了保证毛蒿的种植能更好地适应国内的气候和土壤,毛蒿种子被分成四份,分别种植在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等地的国营农场,做试验田。由于毛蒿对气候要求特殊,最终只有潍坊的试验田种植成功,其余地方相继失败。一时间,潍坊农场开始大力推广宝塔糖原料毛蒿的种植。
宝塔糖
1982年,卫生部对驱虫药进行调整,淘汰旧机型,导致企业不断亏损,迫使大量企业停止种植毛蒿,当时保存的一些毛蒿种子也因储藏条件有限而变质,渐渐地,毛蒿的灭绝成了不争的事实,宝塔糖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时,药品生产
直到1965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经过一系列的复产和推广,昌潍一带种植面积达到1.8万余亩,是1960年前的两倍多。整个驱虫药市场一度饱和。1979年,宝塔糖被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列入驱虫药的首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宝塔糖及其原料艾草突然绝迹。
蛔虫蒿标本
1982年,卫生部对驱虫药进行调整,淘汰旧机型,导致企业不断亏损,迫使大量企业停止种植毛蒿,当时保存的一些毛蒿种子也因储藏条件有限而变质,渐渐地,毛蒿的灭绝成了不争的事实,宝塔糖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概括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洁净的水源、规范的排污系统使蛔虫卵失去了良好的繁殖环境,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蛔虫的生长。
预防感染
除了蛔虫病,小时候常见的虱子病,也随着如今生活环境的改善,已经逐渐消失。所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消除疾病的根本。守护健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