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器官移植,就是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将别人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的体内,替代患者失去的器官,让器官在患者体内存活并继续发挥作用。 从现有的临床数据来看,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器官移植!
在中国,器官移植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治疗程序。 有关数据证实,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国。
2015年以来,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来源是志愿者器官捐献。 自该条例实施以来,已有2775名中国公民捐献器官。 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增至每年6,300多名器官捐献者!
但即便如此,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30万患者需要等待器官移植来治疗疾病、延长生命,但每年的器官移植数量只有2万例左右!
说到器官移植,人们不禁会想,人体的哪些器官可以移植呢?
事实上,以现在的医疗技术,除了大脑以外的所有器官都可以进行移植手术! 例如,以下移植手术是临床常见的器官移植类型:
1.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手术适用于患有各种终末期心脏病且无法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延长或治愈疾病的患者。 例如,无法通过手术矫正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无法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可以考虑心脏移植;
2. 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恶性肝病、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良好治疗方法。 迄今为止,不完全统计器官移植,肝移植已成功用于治疗60多种肝病。
根据移植肝脏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原位肝移植和异位肝移植两类。 目前,不同物种的原位肝移植是世界上实施最多的手术;
3. 肾脏移植
肾移植,俗称肾移植,是将健康人的肾脏移植到患有肾病并丧失肾功能的患者身上。
之所以可以这样进行肾移植,是因为人体内有两个肾脏,通过一个肾脏就可以维持正常的代谢需要。 当双肾功能完全丧失时,肾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另外,胰腺、小肠、皮肤、肺等器官都可以移植!
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移植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由于器官并非来自您的身体,因此器官移植后患者很容易出现排斥反应。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患者只能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 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是免疫抑制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会增加患者后期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患者在器官移植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