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赵雪春
通讯员 张玉鹏 继承
“器官捐献不仅让器官捐献者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也拯救了这些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生命,拯救了他们背后的家人。” 6月11日上午,在华中同济科技大学医院举办的“满眼星光,行走光明”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中,2000后医学生方家伟呼吁广大群众理解、关注、支持器官捐献事业发展。 前几天,他刚刚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同时,他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志愿者。
方嘉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20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2020年高考后,他即将成为一名医学生,并注册成为骨髓、器官和遗体捐赠志愿者。 谈到报名的原因,他说,首先是救死扶伤的愿望:“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准医学生,我觉得除了努力学习之外,我还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支持器官捐献工作。”
市民在活动现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同济医院副院长白向军表示,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只有约2万名“幸运儿”能够获得移植机会。 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理念逐渐被公众了解和接受。 但是,如果我们想帮助更多的人,就需要不断扩大影响力器官移植,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进来。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还通过诗歌朗诵、乐器演奏、手势舞蹈、歌曲、故事分享等形式表达了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以及对器官捐献者的缅怀和感恩。 400余人通过“捐献”平台注册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活动现场
据悉,同济医院迄今已完成心、肺、肝、肾等各类移植手术万余例。 移植结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器官衰竭患者带来希望。 同时,已完成公民死后器官捐献1400多例,位居全国前列。
更多咨询,请扫描二维码加入吉木新闻内科交流群!